我与北京——在这里续写与中国的缘分

2018-12-06 09:35:3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玥

  我叫布山,来自尼泊尔。现在我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博士生。今天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在香山山顶回想我在中国的过程。时间过得很快,我在北京快5年了。我是2013年9月份第一次到北京的。那时候我是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为了感受北京的秋天和俯瞰北京城,我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跑去爬香山了。我感觉到北京在这5年变化很大,最大的变化是北京的空气。北京的空气越来越好,蓝天多,夜里还可以看到美丽的星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布山 Bhusan Kayastha

  我与中国的情缘是2012年从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开始的。后来我得到了浙江科技学院的孔子学院奖学金,为了学习一个学期的专业汉语课,我2012年9月来到中国。中国有一个说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一到杭州就爱上了它。刚刚到杭州的时候有些不方便,那时候我的汉语水平不高,只会说一点点。但我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习惯了。我在杭州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杭州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

  我跟中国很有缘分。2013年我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我的硕士生导师叫刘国权,他是我特别尊敬的一位老师 。1983年、1984年,他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80年代的时候中国还不太发达,对他来说,如果那时候他留在美国的话,机会特别多。但他愿意回中国帮助祖国发展。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国人士站起来的,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北京是我的第二家乡。我妈妈和哥哥曾来到北京参加我的硕士毕业典礼。我们一起去了故宫、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天坛、后海、圆明园等景点。他们觉得中国很好玩,人民特别热情。

  妈妈认为北京交通便利,什么都很方便。她回家后经常给别人讲中国的故事和她在中国的经历。我哥哥也喜欢上了中国,他现在是北科大的硕士生,我们两兄弟目前都在北京。

  从北科大毕业后我在国科大继续读博士,我们的研究组叫“丝绸之路团”。团里有中国人、德国人、美国人、匈牙利人、韩国人、墨西哥人和尼泊尔人。我的研究方向是恒星天文学。我很赞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我相信,未来,“一带一路”倡议会改变整个世界。

  北京人口多,机会多。我住在海淀区中关村,它是中国的“硅谷”。北京在科技方面发展得特别快。我刚来的时候,大家很少用支付宝和微信,那时候还没有“小黄车”。我觉得科技让人民生活更舒服、更方便。现在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带上一个手机就可以了。我很羡慕北京的人们,他们跟着北京的变化一起前进。

  中国的面积很大,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食物。中国的艺术、文化、资源都特别丰富。我想继续我和中国的缘分,所以毕业后我打算一直做跟中国有关系的事情,比如科学方面、文化方面、经济方面等等。现在的我为中科院骄傲,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让中科院为我骄傲。

最后我想说,最初,是孔子学院发现了我,现在,我在发现中国,我越了解中国就越爱中国。中尼友谊万岁!

  (文/布山 Bhusan Kayas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