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满砗磲、芙蓉石等宝石的大柜。
故宫南大库内将有两百余件文物上架仓储式展出,故宫人形象地比喻为“明清时期的宜家”。北京日报记者 邓伟摄
在《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中出现过的一张圆桌。
曾经一度当过库房、养过警犬的故宫南薰殿和南大库实现腾退,一期布展本月将告一段落。在这里,2000件珍贵明清家具将告别“叠摞”模式,舒展开“胳膊腿儿”,讲述明清宫廷故事。
按照这一开放速度,故宫博物院年内80%的区域将迎客。昨日,该院院长单霁翔透露,紫禁城内的外单位也有望在2020年全部搬出。到2025年,故宫开放面积将达到85.02%,180万件珍藏中的30%有望展出。《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作还将在科技助力下“复活”,邀请观众走入画内探秘。
一半故宫人将迁出宫墙
目前,故宫内尚有4个外单位,大多是“国”字头的单位。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它们的外迁问题有望得到解决。预计到2020年,宫墙内将再无外单位。
故宫人也要搬出古建,甚至迁出宫墙。据统计,目前故宫员工约有1500多名,其中文保科技部等部门每天需要与文物打交道的,约占一半。未来,他们依然可留在宫内上班,保证文物安全。其余约750名办公人员,则将逐步迁出搬出。此前,单霁翔还明确,所有工作人员的私家车也将逐步禁入。腾出来的古建筑将被尽可能地开放。
“故宫每年接待观众量为1700万人次,我们希望把千万级的观众变为亿万级的。”单霁翔正在谋划一座没有围墙的故宫,“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多媒体演示等方式,2017年故宫官方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达到8.91亿。”
三成宫藏有望露脸
故宫不断扩大开放面积,范围从2002年的30%增长到今年年内超过80%。单霁翔说:“我们的目的是有更多的空间,展示故宫珍藏的文物。目前,故宫收藏有186万件文物,但受到场地等因素制约,展出比例只有2%左右。”
未来,这一比例将不断扩大。他说:“我们希望2020年的时候达到8%。到2025年能有30%的文物得到展出。”
文物展出的形式也将更加多元化。目前,《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最具人气,人们在科技助力下穿越回宋代,走进传世名画,到孙羊店酒楼小坐,乘船穿过虹桥。“很多文物都如《清明上河图》一样珍贵,不具备常年展出的条件。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名画走进观众。目前,《千里江山图》等已经启动‘复活’计划。”
首个文物“库房”有望开放
目前,故宫南大库和南薰殿正在布展。这里不仅是明清家具展厅,也是这些“非紫檀即黄花梨”家具们的库房。换句话说,观众今后有望首次走近文物库房,隔窗探秘。
单霁翔介绍,故宫现藏6500余件明清家具,其中1000件珍品陈设在太和殿、慈宁宫等原状陈列展中,其余散落在87处库房里。“有些家具只能叠摞,最多的一处摞了11层。保存环境不好。”
此次明清家具展厅将展示并存放大约2000件家具。这部分将分三期布展,一期主要展示康雍乾时期的经典家具,同时有一部分仓储式陈列;二期全部为仓储区;三期则主要展示明代家具。未来,这里将与武英殿和宝韵楼形成新的展示区。单霁翔说:“预计参观时间大约需要1个小时。”
相关现场
家具展厅不装空调
昨天,南大库正在布展。与大多数展厅要求恒温恒湿不同,展厅内没有空调,还是依靠落地电扇降温。故宫展览部副主任王戈说:“这些家具一直是在常温下保存,已经比较适应这个环境。加之故宫晚上会断电,空调反而不利于它们保存。下一步,展厅将安装通风设备。”
一进展厅,一位工作人员手持设备正在对一件柜子进行360度扫描。这是在为文物采集数字信息。今后,每一件进入展厅的家具都会建档。
狭长展厅空间,中间为走廊,两侧分别按照书房、琴房、庭院等不同场景布置家具陈设。展厅拐角处,将还原《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轴》的场面。王戈说:“尽量按图寻找家具,已经找到了一张朱漆描金花卉式葵花式桌。”与画中惟一不同的是,这张桌子不是素面的,而是一张“满装饰”圆桌。“这属于典型雍正风格,即使是犄角旮旯也装饰得很满。”
走过这处场景,观众将进入“库房”区域。隔着巨大玻璃窗,家具将被整齐地摆放在高大的架子上。故宫人形象的比喻为“明清时期的宜家”。
故宫内罕见的明代遗存——南熏殿也即将启动布展。这里展示的二三十件家具上都有明代匠人款,是难得一见的带“商标”的明代家具。
“故宫还有36万余件瓷器,绝大部分都沉睡在库房里。”单霁翔介绍,今后它们也将进行仓储式陈列。(北京日报 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