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种业之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北京日报  |  2022-06-09 09:04:59

  原标题:市政协启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协商,三部门通报相关工作本市“种业之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年市政协协商议题之一。6月8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召开情况通报暨调研工作部署会,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绿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3部门有关负责人通报相关工作。据介绍,本市“种业之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种业研发体系完整,创新研究成果突出。

  北京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即日起将组织委员开展调研,重点围绕推进北京现代种业协同创新、培育壮大优势种业企业、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现代种业发展环境等4方面协商议政。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加大北京特色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支持力度

  本市正在全力打造“种业之都”,目前建设成果如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种业研发体系完整;种业研发机构及人才集中、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国际化程度较高。此外,本市种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北京市种子条例》《北京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等相继颁布、出台,为“种业之都”建设、北京种业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本市种业创新研究成果突出,就拿‘京科968’玉米品种来说,年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是全国第二大玉米品种。”该负责人说,全市每年育成各类粮、菜新品种400余个,约占全国年审定量的10%。本市还自主培育WOD系列白羽肉鸡,为确保白羽肉鸡种源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蛋种鸡、奶牛国产冻精分别占全国市场的58%、40%,鲟鱼种苗年产量约占全国70%。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夯实种业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该负责人透露,本市将继续组织市级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鼓励相关单位和个人登记所保存的农业种质资源。还将加大对北京特色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支持力度,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黑六”种猪回归北京、落地延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系统开展4.1万余株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工作

  “本市已率先完成了市域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摸清了植物资源情况。”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根据调查成果对全市林草种质资源进行梳理摸底,研究编制《北京市林草种质资源分级分类保护体系规划》和《北京市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标准化制度体系。

  本市有4.1万余株古树名木,45种、8万亩45万株古老果树资源。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系统开展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工作,并进行全市老北京水果资源调查,围绕海淀玉巴达杏、门头沟京白梨、大兴葡萄、平谷蜜梨、延庆香槟果等老北京特色果品,推进15个老北京水果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实现“一品一标”标准化管理、有机绿色化生产、品牌化营销。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推动北京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向全国辐射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基石。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发挥北京现代种业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围绕杂交小麦、玉米、蔬菜和蛋鸡、奶牛等优势种业,支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围绕先进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绘制了世界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建成了全国最大、遗传水平最高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一系列创新成果强化了种业翻身仗科技支撑。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也是种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该负责人表示,本市构建的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互联网+”商业化育种大数据平台——“金种子育种平台”,已经成为国内成功案例多、应用成效好的育种软件之一,推动了我国由传统育种向商业育种、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的转变。

  谈及下一步工作,该负责人透露,将搭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并推动北京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向全国辐射。

  (北京日报记者 武红利)

编辑:赵春晓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