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何以“三变”
社旗县赵河街道代营村果农在收获葡萄 申鸿皓摄
淇县赵庄村通过葵花种植发展乡村游 王子瑞摄
鹤壁中鹤集团的大型现代灌溉设备 资料图片
夏粮总产再创新高,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我省上半年“三农”成绩单亮点频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申延平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深入剖析这一成绩单背后的新变化。
一变从种啥吃啥到吃啥种啥
今年全省夏粮总产710.8亿斤,较上年增产15.5亿斤,平均亩产431.4公斤,较上年提高9.4公斤,夏粮总产及亩产均创历史新高。
同时,今年全省优质强筋、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格10%左右。8个试点县的优质小麦未收先售,被粮食加工企业抢购一空。
“今年夏粮生产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表明我省粮食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也集中体现了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申延平说。
他认为,我省以“四优四化”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建立“两个导向”。
一是从追高产到求优质。过去解决温饱是首要问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现在,群众膳食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需求大增。我省今年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转变。
二是从“随大溜”到标准化。以前种地是粗放式的,大家随大溜、凭感觉,现在农户拿着手机就能知道啥时浇水、如何防病,操作起来更精准、更科学。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已达到98%以上。
三是从粗加工到新业态。农产品加工问题很重要,既能满足多样化需求,又能增加附加值,让农民获利。全省已规划培育产业集群542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62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29.69%。
此外,还出现了两个新导向。
一是舌尖引导生产。过去以生产为中心,生产啥就销售啥。现在是“吃啥种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今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达到2056万亩,比去年增加364万亩。建设肉牛、奶牛养殖基地,新增优质种牛13万头、优质饲草200万亩,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二是进口冲击倒逼提质增效。我省是小麦生产大省,然而每年还要进口大量优质专用小麦。这种局面也倒逼农业去调整结构,提升品质。
二变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
“今年上半年的农业成效,也是我省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从2004年以来,针对农业的禀赋特点,我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推动农业实现了质的飞跃。”申延平说。
我省的粮食不仅养活了一亿人,每年还向外销售400亿斤原粮和粮食加工转化产品。同时,河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成为全国畜牧业大省。经过多年建设,“大粮仓”名副其实。
“大厨房”建设成效显著。我省从2008年着手强化农产品加工,实现了从卖原粮到卖产品的转变。现在全省农产品加工年产值已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如果不算水产品产值,就是全国第一。食品工业已成为我省万亿元级产业和第一大支柱产业。
现在,河南农业产品链条不断拉长。大用集团已开始生产消费者加热即食的中式营养餐。永达集团还多次为航天员提供食品。以速冻食品起家的三全公司近年加大了鲜食、餐饮业务的开拓。
“我省实现从大粮仓到大厨房的跨越发展,根本在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申延平说。
加强政策引导。一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另一方面吸引社会资金、各类人才到农村投资兴业。
同时,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作用,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现在,全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23.6万个。
还要注重创新发展。三全、思念引领了速冻产业,双汇开发了分割肉产品,好想你开拓了枣产业,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的结果。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三变从创新不足到活力迸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很重、任务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重大历史任务。申延平说,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发展要突出稳定、调整、改革、补齐。
“稳中求进是我们党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申延平说。对于农村来说,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是稳定农村现在的大好形势,要稳定粮食生产,稳定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没有稳定,农村难以发展,整个社会也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冲击。
这些年农村快速发展,粮食高位运行,但也是在拼资源、拼环境、拼资金,并非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调农业产品、调经营方式、调产业结构。
改革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源。这一次改革是在城乡一体化这个大背景下改革,而且是综合性改革。当前,要突出三个方面,就是激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激活主体,让各类人才在农业农村创新创业。
今年,我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得以深化,农业农村新动能不断涌现。
农业农村现在尚存在许多短板,要补齐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短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中心内容,也是农业工作的一条主线。下半年我省围绕这条主线持续发力,将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申延平说。□本报记者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