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试水”生活垃圾治理 “破冰”农村环境改善
7月22日早上六点半,南乐县龙澄环保公司的郭师傅驾驶着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车从驻地准时出发,沿规划路线收集垃圾,然后运送到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记者在南乐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调度指挥中心现场,通过监控大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运行轨迹。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破冰”之路的一种探索。我省共有1808个乡镇、46116个行政村和近20万个自然村,通过这一探索,正撬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突破口。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待“提速”
按照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国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五有”,即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并逐省验收。今年6月在海南召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又提出,2019年底前中部地区必须完成验收,比全国提前了1年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裴志扬压力不小。
“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起步较晚,与城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卢英方说,目前,全国大约还有1/3村庄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已经实现处理的农村垃圾中,有1/3未达到无害化处理水平。
去年的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省建制镇的生活垃圾处理率是77.84%,而无害化处理率只有9.72%,与城市95.99%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相比差距甚远。
事实上,农村垃圾治理关键在于县级政府的落实和推进。一些县市对收集转运模式、长效运营机制等缺乏长远考虑。许多县市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全收全运全处理,严重加剧了终端处理设施的负担,也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加上地方政府发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村民缴费的覆盖面偏低,日常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因素。”卢英方说。
持续探索破解之道
行政村保洁全覆盖、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排查和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我省各地正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措施“破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南乐县投资2500余万元,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将全县所有村庄纳入生活垃圾治理范围,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分类处理、三级监管的“南乐模式”。兰考县初步形成了“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乡分类减量、县分类处理”的四级分类模式。到2018年,济源市计划建成400个达标村、200个示范村和33个精品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我省各地重点排查了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交通干线、江河沿线等区域,摸清掌握了城乡垃圾乱排乱放点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情况。”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巡视员陈华平介绍,截至6月底,全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经有41个县(市、区)录入了841个点,9个县(市、区)录入了51个漂浮垃圾堆放点,54个县(市、区)完成基本情况调查表录入工作,并都建立了治理工作台账。
“我省已经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办法》,持续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路子。”陈华平说。(记者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