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北京近十万亩平原今年添新绿

北京日报2018-04-09 09:07:04

  原标题:近十万亩平原今年添新绿

  市民和森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记者昨天(4月8日)获悉,市发改委已下达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2018年度平原新增造林项目专项建设任务,今年本市将在平原地区全面推进大尺度森林湿地建设,实施绿化9.95万亩。首批10个项目将于本月率先启动,涉及丰台、大兴、怀柔等10个区,总建设任务8.3万亩。

  平原森林覆盖率再创新高

  从2012年到2017年,本市先后实施了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和平原地区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工程。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17万亩,在平原地区形成万亩以上的大片森林23处,千亩以上绿色板块210处,栽下的新林面积相当于110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小。初步建成了以大面积森林为基底、大型生态廊道为骨架、九大楔形绿地为支撑的城市森林生态格局。

  正是得益于这两项工程,本市平原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14.85%,提高到2017年的27.81%;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37.6%,提高到2017年的43%。

  今年1月,《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审议通过,提出到2022年,全市新增森林绿地湿地面积100万亩,其中新增森林93.8万亩、湿地3.6万亩、绿地2.6万亩。工程规划期为2018年到2022年。今年将要开闸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涉及全市16个区,建设任务主要安排在核心区、中心城区、平原地区和浅山区。

  核心区中心城区增绿1万亩

  按照《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8建设总体方案》,今年本市将在核心区、中心城区新增1万亩绿化,实施0.4万亩美丽乡村绿化建设、22.6万亩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和6.8万亩改造提升。

  具体来看,在核心区,将围绕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大留白增绿,扩大绿色空间,重塑城市生态环境。重点建设5处城市森林、8处生态精品街区、21处小微绿地。在中心城区及新城,将大力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建设10处城市休闲公园,35条林荫大道、景观大街,新增100公里健康绿道,实施1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14.6公里的垂直绿化。

  在平原地区,将全面推进大尺度森林湿地建设,实施绿化9.95万亩。在一道绿隔,将重点推进丰台南苑、朝阳十八里店、海淀“三山五园”三大片区绿化,启动10处城市公园建设,实施绿化8000亩。在二道绿隔,重点启动朝阳四合庄、何里栖地、黑桥等3处郊野森林公园建设,实施绿化3000亩。此外,在新机场、冬奥会、世园会周边及沿线,将实施大尺度森林建设2.6万亩。

  新林要给小动物“留食儿”

  今年首批开工的10个项目大多为生态景观林、城市森林和山前平缓地,都要为生物多样性留空间。相关负责人说,在生态景观林中,会适当栽植坚果类、浆果类、蜜源等具备特殊功能的食源、蜜源类植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提供食物来源。城市森林则模拟自然群落的乔、灌、草、藤的复层结构及形态,建立完整的食物链,为鸟类、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食源和栖息地。山前平缓地的常绿树比例则控制在30%以上,重点区域复层种植,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实行土壤改良,并做好浅山与平原生态系统的连通。

  “本月启动实施的平原新增造林项目,将在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基础上查漏补缺,重点解决生态林断带、连通性差等问题,并注重构建近自然地带性植物群落、恢复生物多样性。”这位负责人说。

  在布局上,将更加注重连通性建设,新造林有机连接原有林,形成连片成规模、联通成体系的完整绿色空间,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设计上,则注重生态设计理念,选择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树种,构建“复层、异龄、混交”的近自然地带性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功能上,还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食源、隐蔽场所和迁徙通道,适度打开绿化隔离带,为市民休闲游憩、健身疗养、体验教育等拓展空间。

  本报记者 孙杰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