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中关村:原始创新策源地引领“中国智慧”走向世界

中国新闻网2017-12-26 09:16:00

  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25日电(记者 刘文曦)北京中关村在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如今,人才、技术、资本的“三驾马车”,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新兴产业国际前沿水平的“跟跑者”,转变为不同领域“并跑者”、局部领域“领跑者”,“中国智慧”正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多便利。 

  原创新材料诠释“中国优势” 

  人们都知道能量的可贵,可有时能量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比如汽车相撞、摔跤……中关村的北京羲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究新型纳米材料,帮助减少有害的动能。 

  该公司研发的逆势安全系统,将特有的纳米多孔材料与功能流体复配,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体系。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功能流体进入纳米孔洞内,将冲击波动能转换为无害的自由能、界面能和热能,从而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当外力消失后,功能流体又能从空隙中出来,恢复原样。 

  未来,逆势安全系统的功能难以估量,或许汽车再也不怕撞;火箭落地可以轻松回收;飞机失事不再有伤亡……所有冲击而来的能量都被一块小小的逆势纳米材料吸收干净。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刘静教授和产业化公司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首创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在任意表面柔性电路的电子打印模式,相当于打印界的“神笔马良”;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研制光谱仪芯片,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实现了将光谱仪专业分析仪器的体积和造价均缩小近千倍,并仍然保持专业仪器的高性能,实现了光谱分析仪器的传感器化。 

  此外,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还有北京航材院、清华大学-富士康纳米研究中心、综艺超导等。 

  “中国智慧”为全球客户带来便利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是专注于超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企业。短短四年里,一支由平均年龄28岁组成的不到百人的团队,研发出全球最小双通道物联网(LPWAN)芯片、α传感器、α物联网基站等设备。今年,该公司完成了2亿元人民币的订单,为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研发的芯片仅有1平方厘米大小,却可实现10公里范围的通信”,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武阳介绍。 

  在西伯利亚,气温常年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热水瞬间成冰,手机锂电池1分钟冻结失效;在沙漠中,风沙高热对电子设备的损害更甚。然而,面对这些极端环境,α物联网基站都可以运转自如。 

  赵武阳表示,未来,公司将打造一个包含前端传感器、α物联网基站,以及大数据分析和营销为一体的覆盖全球的超低成本、远距离的低功耗广域网络,帮助客户迈出物联网搭建的第一步,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 

  在中关村的企业里,同样让全球用户享受到“中国智慧”的还有摩拜单车。如今,从中国山西省的贫困小山村——奇奇里村到美国首都华盛顿,每一位用户都可通过手机app享受到智能共享出行服务。截至目前,摩拜单车已进入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200个城市的用户提供服务。 

  中关村以其强大的科技资源优势,汇聚了一大批原创研发团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世界首次,诠释中国优势。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