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文物拍三维照,成立创新工作室,增加互动体验
“未来故宫” 国宝可看可“把玩”
昨天,参加故宫“文化+科技”国际论坛的嘉宾在故宫数字所参观3D打印的微缩紫禁城。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狩猎纹豆、吴王夫差剑……这些国宝级的青铜器,以前只能远观,现在可以“把玩”。故宫数字研究所昨天展示最新“科研”成果,23件青铜器完成三维“证件照”拍摄,参观者可以借助鼠标,“掀开”青铜器的顶盖,欣赏里面的铭文,也可以“握起”吴王夫差剑,一试“宝剑锋从磨砺出”。故宫博物院计划为更多的文物拍摄三维“证件照”,还将成立创新实验室,引入VR技术……“未来故宫”雏形初现,参观者不仅可以“把玩”国宝,还可以穿越回宫,与名臣相谈,畅游御花园美景。
23件青铜器有了三维证件照
狩猎纹豆、吴王夫差剑、雷纹爵……一共23件青铜器完成三维“证件照”拍摄。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掀开”了一件方彝的顶盖,露出里面的铭文。“这是参观实物展览,难以看到的细节。”工作人员说。
每一张三维“证件照”均为高精度三维扫描建模,分辨率达到8K。“这一清晰度可以满足文物研究需求,有效减少文物进出库房的次数,从而避免磕碰磨损等。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常年存放在库房的珍贵文物。”工作人员介绍说,要拍摄一张类似的“证件照”,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每件虚拟文物大约由300万个细节拼成。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先用相机为文物拍摄高清照片,作为高精度贴图;之后用手持激光扫描仪提取文物内外信息,并最终完成建模。“一般扫描距离是二三十厘米。但有些器物口部比较小,就会通过远距离、多次扫描来提取内部信息。凡肉眼可以看到的地方,信息都可以被提取到。“未来我们希望将技术提升,可以捕捉到一些以往看不到的信息。”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首批拍摄三维“证件照”的文物均为相对“皮实”的青铜器,未来将参照同样拍摄标准为瓷器、玻璃器等更娇贵文物拍照。“除了研究,这些照片可以随时被压缩,成为游戏开发、科普互动项目的素材,让更多人在手机上就能‘把玩’珍贵文物。”
穿越回宫畅游御花园
“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御花园里,弯腰捡起几片树叶,喂食“围绕”在身边的幼鹿……戴上交互式头盔,参观者就可以穿越回宫,不仅可以畅游御花园,还可以走进“养心殿”,在“三希堂”赏宝,与名臣聊天。
为了营造这百分百真实的虚拟御花园以及养心殿,故宫工作人员耗时整整两年。
“先要到实地取景,之后参照现存古建图纸等信息完成建模。”故宫工作人员介绍,新建的建筑、山石,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上“岁月痕迹”,然后才是细节开发。“目前我们已经按照历史信息重现了鹿囿,这在现实中已经不可能被复原。”未来,虚拟御花园里还将增加类似喂鱼等互动体验。观众在虚拟故宫中的游览信息将被收集起来。未来,故宫将根据每位参观者的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大众化的需求将成为故宫数字项目开发的数据支持。”故宫工作人员说。
文物变时髦也须有底线
故宫引入科技,让文物“活”起来,并非赶时髦,而是要让文物“活”得更好。
故宫“文物医院”有约200位文物修复者,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光是“体检”设备就有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有了科技设备,文物修复者依然兢兢业业。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夫人参观“文物医院”时,文物修复者正在计算机设备的辅助下,装裱修复一幅70多年前掉落的古画碎片,整个拼图过程历时3个月,修复过程约一年。总统的到来,也没有分散文物修复者的注意,他们的眼中只有文物。
目前,包括腾讯、“国家建筑师”团队等都有与故宫合作的项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无论哪种形式,最终研发的产品不能单纯追求时髦,必须要遵从故宫标准,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技手段,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普通人的生活结合起来。”
相关新闻
腾讯联手故宫吸引年轻人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在兵马俑中寻找自己的相似脸、在换装游戏里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亲密接触、借手机互动游戏亲自动手体验一把传统榫卯技艺……从今天起,由故宫、腾讯共同主办的“传统文化×未来想象”数字文化艺术展在故宫上演,沉浸式3D投影屏幕、虚拟现实、时尚换装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新技术形式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市民看到了不一样的故宫,也为故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大批“95后”“00后”粉丝。
学习历史知识,不一定非得一头扎进枯燥的历史课本里,一边玩游戏也能一边汲取知识。此次展览位于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内。走进展区,名叫“第五大发明”的互动游戏吸引了不少场内年轻人的目光。游客可以通过展区的手机装置,自行用榫卯技艺的零件设计、拼装出一个个木质桌椅。如果你制作的桌椅结构不合理,当你将其放置在地面上时,桌椅就会坍塌。而若成功拼装出一个美观又稳固的家具,你就能在游戏中解锁一个故宫中的奇珍异宝,摆放在自己的“家”中。
“对于‘90后’‘00后’而言,游戏就像他们的另一种语言似的,容易接受。”榫卯游戏制作人、建筑专业毕业的田海博讲述了设计这一游戏的初衷——通过游戏互动过程,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千年技艺“榫卯”。
故宫是全球最大的榫卯结构建筑群,但红墙内的传统文化魅力却并未被人们所熟知。“知道我们在做一个基于榫卯技艺的互动游戏,一位对东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技术人才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加入我们团队,可见榫卯的魅力有多大!”田海博回忆。不过,接触后他们才发现,这位外国友人过去竟然以为榫卯技艺来源于日本,而非中国。“这让我们很不是滋味,也更加感到通过现代科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紧迫。”
科技正给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方式、渠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展区现场,一款名叫“奇迹暖暖”的时尚换装游戏里,年轻人可以给自己在游戏中的虚拟形象穿上高度还原故宫文物的清朝皇后冬朝服等古代服饰。
在“你好秦朝”展台,系统对参观者进行人脸识别后,就会识别出与参观者脸部最像的兵马俑形象,让你一秒钟“重回”秦朝。
用手机对着墙上的故宫宫殿、《韩熙载夜宴图》、吉祥缸等图像扫一扫,充满趣味的故宫主题动态表情包就会出现在手机上,和同学好友聊天时也能秀一把别致的表情包了。
看展出时,再也不用手忙脚乱上网搜索藏品信息临时“抱佛脚”,只要打开手机上的“博物官”小程序,“扫一扫”藏品,就能得到对博物馆藏品的全方位解读。
据悉,“传统文化×未来想象”展区在今日到12月8日期间对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