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兴起,使我省广大农民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增收渠道。
“双十一”前,记者走访汝州、林州、伊川等地,发现农村电商的壮大正给河南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淘”囤货忙
“华总,‘双十一’马上到了,你一定要保证我的货源啊!”11月8日上午,汝州市庙下镇下鲁村的农村淘宝服务站里,淘宝店主鲁亚斌正忙着给镇里的粉条供货商打电话。
2015年,在外打工的鲁亚斌返乡开了一家“一口香农副产品”网店,主营红薯粉条、蜂蜜等农家特色产品。
鲁亚斌说,为备战今年“双十一”,他已提前一个月与庙下镇东都粉业等粉条厂签订协议,仅粉条就囤了6吨多,蜂蜜、芝麻油等产品也足足备了200多箱。
据了解,目前汝州市域内已累计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381个,覆盖全市85%的行政村;电商企业及网店超过6000家,农村电商交易额达到3.6亿元,真正用一根网线,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电商+扶贫”乐农家
11月9日,林州市茶店镇八里沟村委会大院里异常热闹,村民们正在紧张地分装小米、山楂等土特产。
“与村里合作以来,我们通过邮政电商等平台已销售小米五千多斤,预计‘双十一’还能销售一万多斤。”正忙着给大伙做技术指导的“四月小铺”负责人郭少华说。
八里沟村土特产丰富,但销售一直是难题。为帮助村民打开销路,林州邮政分公司与四月小铺商贸公司合作,践行电商扶贫。项目进驻后,土特产网上销售预计每年能让全村户均受益600元。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商标,形成自己的品牌,相信我们村2018年一定能脱贫!”八里沟村支书王拴生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通过各类电商平台,林州农特产品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同时催生了诸如乡邻农果、太行藜、太行青冬凌草茶、洪河小米等一大批电商品牌。
“网上供销”助农开拓市场
“我们客服至少加班至零点,技术人员加班到凌晨二三点。”伊川县供销合作社买乐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迎捷这样描述他们的“迎战状态”。
他说:“为了迎接‘双十一’,我们提前一个月开始备货。我们网站销售的农产品保证品质,我们的土鸡蛋都是工作人员到村民家收购的散养鸡蛋,统一防震包装,破损包赔。”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山药3块钱一斤也没人要。”温县鑫山怀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庆丰说,“今年通过供销电商及其他平台已完成销售21600斤。‘双十一’期间,供销社又给我们加订了20亩的山药。”
“解决农产品卖难,创新销售方式,开辟网络渠道是关键。”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延生说,“近几年,我省投入6000万元成立省供销电商公司,确定2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强力打造‘网上供销社’。”
截至目前,仅全省供销系统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53家,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156家,各级供销社自建电商平台41个,入驻商户2267个,经营商品2万多种,仅今年前8个月,实现电子商务和在线平台交易额就达117亿元。 □本报记者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