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活水将注入玉河南段

人民网2017-11-02 10:56:05

  北京:什刹海活水将注入玉河南段

  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摘自十九大报告

  本报多次报道过的景山街道吉祥社区北侧与中轴线之间的通惠河玉河河道上,一座全新的景观公园正在这里重装亮相,小桥流水与河道两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相映成趣。据介绍,到明年5月左右,玉河南段将通过地下管道与玉河北段打通,届时,什刹海的清流将注入玉河南段的景观河道中。

  出了南锣鼓巷地铁站B口往南步行100米左右,便可见北河胡同,站在十余米宽的胡同口,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古城墙垒就的河堤,直直地插入地下约6米深,这里就是玉河古道的遗址。沿着河道往西走,木质的观景台往水面上延伸开去,这里的平均水深在60厘米左右,倒映着两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这便是今年8月刚刚落成的玉河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就是在河道的南岸边,分散着五处大运河文化浮雕,总长度达110米。

  “按10000∶1的比例,把实景再现到浮雕上,一共做了5块浮雕,宽0.8米,加起来116米,采用紫铜精铸高浮雕的手法雕刻。” 项目实施方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文国介绍道。如今,漫步在景观平台上细看浮雕画,从镇江、金山寺、扬州市集,到天津古城,再到通州古城、通惠河、东便门、白浮泉,画里漕船街市、贩夫走卒、山水城郭、千帆竞渡,1700多公里长的古时京杭大运河沿线风光尽收眼底。

  早在2013年,玉河河道一期北段工程已经完工,自万宁桥起至东不压桥止,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8米、水深1米左右。河堤重新修建了一处水榭、一处曲桥,两处船行栈道和四个挑台,河道北侧与什刹海相连,而玉河南段主要靠的是雨水。姚文国透露,下一步计划将玉河南北两段打通,为其注入活水。“由于平安大街底下有地铁六号线,还有各种市政管道,不可能通过挖河道的方式来打通,玉河南段所需的水量并不大,所以计划在玉河南北两段之间铺设一根直径约200毫米的管道,将什刹海的水通过北段引入南段中来。这样也为下一步玉河继续南延创造条件。工程已经报批,顺利的话明年5月份左右就能完工。届时,玉河南段就能出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景象了。”

  古河道正在逐步变美,周边的胡同也在经历着华丽的蜕变。景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田国明介绍道,玉河周边有钟鼓社区和吉祥社区,共有织染局胡同、腊库胡同、后局胡同等9条胡同,每条胡同均配备了小巷管家。目前,6条胡同已完成拆违整治工作,剩余的3条将在年内完成。明年将对这9条胡同进行改造提升。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内存

  “留白增绿”初见成效

  玉河始建于1293年,是元大都的漕运通道,元代始称通惠河,明代改叫玉河。2005年,作为北京市六片文保试点项目之一,玉河保护工程正式获批立项。

  2007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开始一期考古挖掘。在历时一年多的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元、明、清时期的河道及堤岸,东不压桥、玉河庵东配殿等一批重要的遗迹。2014年,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同年,玉河二期南段保护工程启动,从平安大街到北河沿大街,全长600余米。2017年8月,玉河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沿岸绿化更加细致,并增设了百余米长的运河文化长廊,重现了700多年前“水穿街巷”的盛世美景。

  图示制作/潘璠

  讲述

  老街坊回忆取暖的变迁

  今年53岁的张书伶在玉河边一住就是30年。1988 年张书伶正式搬到了景山街道吉祥社区里,每天都会沿着玉河边步行去上班。“我记得那时候河道这边是住户,对过就是一些商户,卖日用品的、卖小食品的……什么都有,各式各样的小煤棚子、小屋子,把这条河道都给盖住了。”

  让张书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天里家家户户烧煤取暖的场景了。“当时我们冬天取暖,就是靠一个小炉子自己烧煤,每家每户屋里都装了长长的烟囱通到屋顶用来排烟。后来开始流行‘土暖气’,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那会特别容易煤气中毒,一烧煤屋里还特别容易积灰,清扫起来也不方便。冬天买煤都是一车一车买,储存在私自搭建的小煤棚子里头。烧完还得把煤灰原样拉出去倒了,非常麻烦。”

  2006年,这片区域开始改造,玉河河道上的各种煤棚、违建逐步被拆除。2009 年,“煤改电”工程开始了,传统的烧煤取暖完全被摒弃,老百姓再也不用买煤烧了,屋里的清洁度和温度也都提升了,不仅省事,老百姓的生活也舒适了许多。(北京青年报)

  本组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