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否认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这个世界第三大国家拥有超过5000年的文明。这里的一切既伟大,又大气,比如长城。无论是长驻还是短游,你必须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来体会这种“大”。 作为一名学生,让我们用下面的方程式来简要说明一下我们的经历。
新体验=D x 花费的时间
我的定义方式并不深奥, 即“全新体验的多少由两种因素决定,包括你与某一事物共处的时间以及新的地点与你出生地之间文化和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由字母D代表。数学里,这个等式被称作D为变量的线性递增方程。变量D因人而异。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异越大,新鲜感就会越强。
对于一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学生,由于两国的距离,变量D数值很高。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在北京学到了很多,也体验了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考虑到生活方式(文化,处事方式,饮食,天气)的巨大差异,我曾以为我和我的同学们需要努力适应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在这里,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
姓名
在我取中文名”拉奥迪”之前,我对京式幽默和想象力一无所知。但我想他们肯定是为我着想,所以在千奇百怪富有想象力的备选名字当中加入了如此多的表达良好祝愿的字眼。
当我的中国朋友因听到我的中文名而露出迷之微笑时,我的感觉肯定不能用高兴来形容。但我承认,有时我会安慰自己“想开点,至少你很值钱。”我也会为此感到些许骄傲,至少我已经是真正的中国人了。但随之,我便会再次感到整个人都不好了。大声笑出来吧。
顺便提下,除了那些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很难记清中国人的名字因为他们看起来都差不多。而我的中文名虽然好玩,但简单易记。这也是我的一个优势吧。记住,来北京,要起新名!
婉转表述
我知道每个中国人都像一本有趣的书,需要耐心仔细地阅读。但即使这样,作为外国人,我发现我经常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变得混乱。
通过使用成语,习语和比喻,中国人表达某一个意思可以有超多的说法。比如在过去,人们互相问候时不说“你好”而是问“吃了么?”我也发现跟他们交流时要遵循一条原则:话要反着说。你不能因此而草率地批评他们缺乏真诚,虽然过于婉转的表述会造成这种错觉。在他们口中,“我恨你”其实是“我爱你”的意思,而“你真坏”其实是说“你挺好的。”
我们经常这样开玩笑。特别是不懂我的意思时,他们会说“听不到”,而我则回应“我也听不到。” 之后,我创造了一种用手语表达的交流方式。一般情况下,非中文专业的外国人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会使用一些更有创造性的沟通方式。
由于学习安排,我还没能完全克服语言障碍。但我相信我能在和北京人打牌的过程中领悟“争上游”和“拱猪”的魅力。之后,我会学中文。
饮食
凭我的能力,很难发现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食用又不会把人送进医院。这也证明了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想象力和持之以恒。每次逛餐厅,我都要走一圈,从熟悉或完全陌生的菜品中寻找自己能接受的食物,就像一次令人兴奋的探险。
中餐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健康的饮食。除了有时会有些咸辣,中餐总体强调少油少荤。但我不能理解,既然他们可以把几乎所有东西都变成美食,为什么还会刻意等一些食物腐烂之后才食用,或者让他们闻起来已经腐烂?
但不管怎样,烤鸭确实是一道很棒的北京风味菜。而且切肉的过程确实能勾起你的食欲。
钱
众人皆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勤劳的百姓。他们辛苦一生,不分日夜,不分场合,基本都是为了赚足够多的钱。这种目的很难描述清楚:他们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目标,但同时又懒得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
当你对此表示质疑时,他们又会反问你:理想有啥用?任何事物都能用钱来量化:房子,车,未来,亦或是在北京的消遣。我知道自己没有权利去评判,所有事情都事出有因。但每当我看到频于奔命又踌躇满志的中国人时,我都不禁想到这个问题。
内敛的热情
很多次,我主动在街上向年轻女孩问好,但均未获得回应。至此,我开始认为北京人内向,冷漠。但时间证明我是错的。他们的热情就像闷在炉子中的火焰。只有当你表明你的本意或你们变成朋友之后,你才能打开炉门体会到里面的热度。与其说是腼腆,不如说是谨慎。实际上,他们对不同情境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正因如此,你很难想象一名在严格家教环境下长大的女士会因买菜时区区2角的折扣而与另一位有相同成长经历的女士发生冲突,亦或是与年龄相仿的老年妇女伴着动感的节奏大跳广场舞。更为神奇的是,这种能让女性比在家里跳的更加随意的舞蹈形式居然风靡全球。 所以,永远都不要小看中国人的能量。
规矩
我听说一些外国人时常抱怨中国游客的恶习。实际上,我发现他们有许多道德规范以使他们能够与邻为善。作为最古老的国度,中国与那些自认为公正的发达国家面临着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对待规则上,秉持一种有趣的态度。
他们会设定一些限制,但并不强制规定。他们会根据时间,具体情况来决定正确的行事方式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判断。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你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他们思维灵活。
我还想说的是大多数中国人不信仰宗教,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建立一套规范,我是指那些约定俗成的表达祝福,驱邪避害或表示尊敬的方式。这再一次证明他们的想象力超乎寻常,对生活充满热情,以及追逐利益的性格。
节日
北京热闹的节庆场面着实令我爱恨交加。在别处,我永远都无法找到这么多的人在喧闹中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是,这种方式确实太吵了。
平常从外表上看,北京人会尽量避免衣着暴露以给人轻浮之感。而一旦找到任何可以庆祝的机会和场合,他们就会毫无顾及的炫耀他们对于浅色的喜爱,释放自我的愿望。他们通常会燃放焰火,对于拥挤的人群也有极大的忍耐能力。
北京人庆祝国外宗教节日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这些节庆可能只是他们找乐和享受美食的借口。对此,我并不奇怪。我知道他们只信仰自己。所以庆祝节日是他们“放纵”自己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文已至此,想说的还有很多,我只能说谢谢“变量D”你让我们在京味文化中享受到了这些“不同之处。”
文/拉奥迪(阿尔及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