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中心1400年“运河名片”9月初再亮相 燃灯塔大修工程将结束
“无恙蒲帆新雨后,一只塔影认通州。” 清代诗人王维珍所作《古塔凌云》形象地描绘了燃灯佛舍利塔对于运河、对于通州的意义。如今,这张1400多年历史的“运河名片”正进行着一次隆重的大修,下月初即将展现于副中心的水脉之滨。
古建维修人员正在塔顶施工作业
燃灯塔始建于北周,现可考是通州三教庙后庭的古佛塔。通州地区曾有古谣“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古时大运河上,运粮、运货船舶穿梭,高约45米的燃灯塔是抵达北京的坐标。隔得老远,就可以看到八角十三级密檐上悬挂着的一只只铜铃,随风轻荡,召唤旅人。
时间跨越千年,今天的燃灯塔已历经多次大修。在修复现场,记者见到了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工程队长杨秀海,他先后参与过宋庄、东关城墙、路县故城等多个通州的文保项目,对通州文物了如指掌!据介绍,燃灯塔的上一次大修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此次修整主要是添补残损的塔身构建,如瓦片、砖块等。此外塔周也将提级,如地面整修,解决排水不畅。
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工人对塔身文物进行清洗、加固、粉饰
对于燃灯塔,杨秀海夸赞到:“虽然历经千年塔身在数据上略有倾斜,但文物专家监测结果显示,整体结构非常结实!这次修复主要是为这位老者‘梳妆打扮’,重新粉饰一番”。在修复现场,几名工人正通过一上一下两个“天地轮”带动绳索将物料熟练地从地面运往塔身,现场几乎没有任何电力驱动。杨秀海说:“我们都是遵循传统工艺来修复,工程最多时进驻了50余人,陆续有架子工、木作、瓦作、油漆、彩绘等工种作业”。
用“天地轮”运送物料无需电力
如今,燃灯塔所在的“三庙一塔景区”已经修复一新,未来周边道路拓宽后这里将成为通州区最大的古建筑群景观。燃灯塔身的修缮9月初也将收尾,施工架子和围网拆除后,路经此地就能看到焕然一新的古塔了。
晨报记者 王一宁/文 蔡代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