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内81号因同名电影而出名
东交民巷与台基厂大街交叉口东北角的圣米厄尔教堂
“洋楼”泛指由欧美人设计的西式楼房。北京在历史上没有租界,也不是开放口岸,“洋楼”并不多,与上海、天津及广州等城市相比,数量更少。但是,老北京的洋楼有许多特色,这是其他城市难以相比的。
最早的洋楼是教堂
北京是五朝帝都,民富国强的年代,不许洋人在此大兴土木,北京大规模出现洋楼的时期是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在此之前,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使领馆的建筑大多使用的是中式建筑,大小洋楼并不多见。比如说,此前英国人强占了清朝翰林院为馆址;1900年后,设在东交民巷的和硕肃亲王府及写过“与鬼为邻,望洋兴叹”楹联的大学士徐桐官邸等都成了使领馆。这些地方即便为洋人所有,中式建筑还是占主导地位,只是后来陆续拆旧建新,才出现了洋楼。
最早在北京出现的西洋式建筑应该是天主教堂了。北京城内主要的天主教堂有东西南北“四大堂”及东交民巷的圣米厄尔教堂和阜外马尾沟教堂等几处。东堂在王府井八面糟大街路东,最早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65年),后经战乱被毁,现在的东堂是1904年用庚子赔款重建;西堂在西直门内大街路南,教堂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因兵火损坏,西堂多次重建,1912年又在旧址上重建塔楼;南堂在宣武门,其历史最悠久,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惨遭兵火之灾后,顺治七年(1650年)又重建,后在庚子事变中被义和团烧毁,现在的建筑是1904年后重建的,用的也是庚子赔款;北堂最初建在中南海内,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同治四年(1865年)移址在西什库大街重建,为此清廷给了他们一大笔银子。
天主教来自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以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人为主,这些教堂的建筑风格与这些国家息息相关。如北堂(西什库堂)主楼大堂属哥特式,讲经大堂内有明柱36根,被认为是巴黎圣母院的翻版;南堂、东堂及圣米厄尔教堂也是哥特式建筑,都建有高耸入天的塔楼,这种建筑方式保留了古罗马及欧洲文艺复兴的特点,在古城的建筑群中,别具一格,十分显眼。
不过,北京的基督教堂没有了哥特式庄严神秘的建筑特色,而是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建筑元素。一些教堂做为北京最老的洋楼,能在红墙碧瓦的古城中保留至今,表现出北京人的包容精神和友善,也体现出京城建筑的多样化。
京城多处有“洋楼”
北京“洋楼”比较多的地区在东、西交民巷及崇文门内大街一带。“洋楼”有的是星罗棋布,有的是集中成片。东城至少有两处成片的“洋楼区”,一处在今天的北京站西;另一处在今天的外交部街西口路北。北京站西的这组洋楼在近年还得到了修葺。据了解,该处的七八幢小楼建于清末民初,主要是让修建京奉铁路的洋人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居住,楼与楼之间互无关系,独立存在,很适应欧美人的生活习惯。
外交部街西口路北的这组洋楼是清一色的美式乡村别墅形。这组楼建于1918年,1921年完成,曾是协和医院的高级医生和管理人员的宿舍,是协和医院的配套工程,建设资金是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故而建得豪华壮丽。这组小楼在一个大院里,各个楼“独自为政”,互不干扰,楼内有供暖、洗浴设备和厨房餐厅,每幢楼的居住面积有600多平方米。由于建筑的洋味十足,曾成为多部电影的外景地。颇受注目的朝内大街81号由两幢洋楼组成,虽为传闻困扰,但是这种形制的楼房在北京是不多的。
老北京的洋楼并非全与洋人有关,像香厂路的泰安里就是一例。这组洋楼与洋人毫无关系,结合了许多中式元素,仿上海里弄式住宅而建,由六栋平面和立面基本一致的二层楼房合围而成。泰安里是北洋政府时期新市区规划的一部分,是香厂新世界游艺场建筑的辅助建筑。新世界游艺场是仿上海大世界而建,故而泰安里建成了石库门式样,在游艺场经商、卖艺的一些人住进了泰安里。泰安里的建筑形式在灰砖黑瓦的平房区内出现,在当时是很显眼的,人们到这里仿佛来到了上世纪的上海。现在泰安里仍保留下来,还有人居住,而且挂上了区文保的牌子。
洋楼并不全是民居,有许多是为银行而建。上世纪20年代前后,不少外资银行进入北京,为了证实它们资本雄厚,往往以银行大楼的规模来显示。于是东、西交民巷出现了多座“银行大厦”,如英国的渣打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法国的汇理银行等都在东、西交民巷内盖了大楼,乃至东洋日本的正金银行也在东交民巷内“安家落户”,盖了一座有塔楼的欧式大楼。当年设在东、西交民巷的中国人办的银行也以洋楼展示,如1913年建的盐业银行大楼、1922年建的中国农工银行大楼、1920年建的保商银行大楼、1924年建的大陆银行大楼、1931年建的交通银行大楼及1931年建的中央银行大楼等都气势恢宏。如今,这些大楼中不少被留存下来,有些还是市级“文保单位”,成了天安门广场夜景景观的一部分。
原来的京奉铁路车站(东站)和京汉铁路车站(西站)分布在前门城楼东西,它们的建筑式样也是欧式。西站在上世纪50年代后拆了,东站仍有建筑遗存,只是在上世纪60年代修地铁后塔楼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塔楼在南侧,而今出现在北侧,不少人以为是“原汁原味”,其实是重建的。当年在拆建时,留下了塔楼(钟楼),拆了站房(候车大厅),重建后又在塔楼南建了站房。
中西合璧的“洋楼”
北京作为古都,几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建筑独具魅力,对后来建筑师们有巨大的冲击力、影响力和震撼力,尤其是一些国外建筑师更是从中借鉴,于是北京的许多洋楼都是中西合璧。这些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建的医院、学校、火车站等公共建筑上。
老协和医院是在豫王府旧址上建的,医院在建筑上融古贯今,大量使用琉璃瓦,并保留了豫王府的石狮及加工制作了汉白玉石栏等。但室内的设计是“全盘西化”,尤其医疗设备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老同仁医院旧称法国医院,其建筑物是法式中加了众多中国元素,从外表几乎看不出是法国建筑了。北京医院是在原来德国医院的基础上建的,而德国医院则是德式与中式建筑的结合,是欧洲人在建筑上“入乡随俗”的表现。外国人办的医院喜欢“中西合璧”,中国人办的大医院也如此。坐落在阜内白塔寺东的原中央医院是我国著名的流行病及防控鼠疫专家伍连德博士倡议兴建的,从1915年倡议到完工仅为一年多时间,从设计到施工均是中国人,借鉴了许多欧洲建筑风格。至今,这座中西结合的建筑仍然是医院。
一些学校中的洋楼也是中西结合,尤其是当年的教会所办学校更是如此,如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等等。一些中学也是如此,像通州的潞河中学、灯市口的原贝满女中、育英中学及新文化街的鲁迅中学、新华街的师大附中等都有中西结合的建筑。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建筑至今还存在,所在学校都是名校。
清末民初时,社会革故鼎新且受“西风东渐”影响,一些衙门也沾了洋味儿。设在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的大清海军部、陆军部的大楼就是中西合璧建筑的典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在东堂子胡同,后又迁到外交部街,东堂子胡同的建筑在1958年拆了,但在外交部街上仍有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一些建筑遗存,衙门的大理石门楼已彻底“欧化”。
老北京的“洋楼”是北京历史建筑的“另类”,亦是古都风貌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它理应得到保护和重视。(文/张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