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泥泥狗
新华网郑州7月18日电:泥泥狗,豫东淮阳一带的老百姓都叫它“灵儿狗”,传说中它专为“人祖爷”守陵,因此把它奉为祭祀伏羲的神物。
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庙会上,县城的街面儿上便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泥泥狗,南来北往的游人香客祭拜过“人祖爷”后,都要买一些泥泥狗带回去,据说不仅可以沾沾灵气福气,还可以驱邪避灾。
淮阳人捏泥泥狗的习俗由来已久,走进太昊陵周边的十里八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顽皮孩童,几乎人人都能顺手捏几个小玩意儿。民间古老传统的手艺就这么一代传一代,延续了几千年。如今,经过岁月的流转,这种从远古走来的艺术“活化石”也正经历着传统与创新的磨合,在“变”与“不变”的碰撞中,依然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69岁的“泥泥狗”民间艺术传承人任国和正在捏制一个小摆件
任国和:泥泥狗民间艺术的核心文化内涵始终不能变
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刚入伏的天气有些闷热潮湿。在淮阳县城关镇金庄村一处农家小院里,69岁的“泥泥狗”民间艺术传承人任国和正在屋内专心地捏一个“人祖猴”的小摆件,周围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已经上彩的泥泥狗,人、兽、禽、十二生肖应有尽有。它们有的形状奇特怪异,有的造型古朴浑厚,还有的表情活灵活现,猫拉猴、人祖猴、草帽老虎、双头狗、九头鸟、猴头燕……各种奇拙、夸张的造型中透出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
任国和一边捏着手中的玩意儿,一边跟记者唠起嗑来:“俺们这一带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会捏泥泥狗,要说历史也得有数千年了。从六岁起,我就跟着爷爷、父亲开始学习捏,至今都已经63个年头了。淮阳泥泥狗的种类很多,虽说都习惯叫泥泥狗,但实际上大多数都不是狗,鸟、兽、虫、鱼什么都有,造型也非常多样。我捏的泥泥狗主要包括传统的生殖崇拜系列、造人系列、图腾系列、吉祥物系列、12生肖系列等7个系列,共800多个品种不重样。就像我手里正捏的这个人祖猴,这种亦人亦猿亦猴的变异造型,反映的就是古人对生殖和祖先的崇拜。”
据悉,任国和从30多岁起就当选淮阳县泥泥狗协会会长,在当地也算的上是远近闻名的老艺人,其捏制技术大多靠的是祖辈的口传心授,凭感觉和记忆代代相传。2006年,以“泥泥狗”为其组成部分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人们认识并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古老的图腾文化符号。
说起“泥泥狗”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任国和有着自己的看法:“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产,都是历代艺人的智慧结晶,一定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泥泥狗的制作工艺更加细致,看起来也精巧了许多,形态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但是万变不能离其宗,泥泥狗核心的文化元素不能变。这门手艺我做了60多年,始终都坚持着三个不变:泥泥狗造型不变 、五色点画不变、纹身符号不变,这些是最能体现泥泥狗'古老'和'传统'的部分,是绝不能轻易改变的。”
邵波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给泥泥狗上色
邵波:泥泥狗艺术要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创新
顺着淮阳县城闹市区里的一条小胡同左拐右拐,在尽头处终于找到了邵波的工作室——中土艺术空间。初次见面,跟传统的泥泥狗民间艺人相比,这个43岁的中年人更像个“潮范儿”的大叔。
“我是从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泥泥狗,那时候就是喜欢玩泥巴,因为我家隔壁村子就是民间艺术之乡,有很多人都会做泥泥狗。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去乡下寻访老艺人,学着自己捏,谁知便一发不可收。但真正能称得上开始创作还是在2001年,那一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说起自己学艺的经历,邵波称最感谢自己的三位师傅:“他们在人品、艺德方面修养都非常高,对我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
如今,邵波的工作室已经开到了北京、郑州、开封等多个城市。在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中,不断地寻找着捏泥泥狗的创意和灵感,他的作品看上去夸张、抽象却又别具美感,曾经两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厚礼”,邵波的创新理念非常强烈,“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求创新,泥泥狗实际上是一个传统的文化符号,我在这么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总结了四个变化:一是对传统的泥泥狗造型、色彩、符号装饰等多方面进行吸收,不仅继承了过去已有的形式,而且在突破传统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并获得了一些国家级的认可,这是在造型方面的创新;第二个变化是在学术方面创新,架构了一个基础的系列,对于泥泥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原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十几年来在学术的道路上也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第三个就是在民间文化品牌的建立传播方面创新,过去泥泥狗是依托于传统庙会,而现在泥泥狗已经深入融合到了当下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不仅有了精美的包装、注册了商标、设计了Logo,而且有了宣传的各种渠道和平台;最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艺术形态和形式方面不断进行融合探索,借鉴陶瓷、雕塑以及各种现代艺术的精华,使泥泥狗这种传统民间艺术能够符合我们现代的审美需求,为更多人所喜爱。” (李志红 王晓飞 谷婷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