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编制五大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原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发布 本市将编制五大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北京市政府日前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作为北京市首个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文件,《意见》提出,坚持以河流为骨架、以分水岭为边界、以流域为单元,编制五大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增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据悉,到2025年,本市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初步建立,健康河湖比例达到85%以上;到2035年,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更加完善,水生态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建立。
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
编制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
作为《意见》的牵头起草单位,市水务局表示,《意见》重点从生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对加强规划引领、强化空间管控、探索机制创新、科学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提出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把握水的流域特征,才能实现治标治本。《意见》提出,要综合考虑不同流域特点和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不同功能分区水生态保护修复的要求和目标。同时,编制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在保障河流防洪、水资源涵养、生态环境保护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河湖等生态空间和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科学划定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蓄滞洪涝区水生态空间,明确管控范围和要求。编制市、区两级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水专项规划,形成一套空间划分成果、一本空间利用台账、一套管控对策方案,作为水生态空间保护和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基于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我们将以流域为单元,以问题为导向,科学编制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蓟运河五大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推进满足防洪安全、水资源优化调度、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健康、水景观提升、水文化传承等多目标要求的重要支流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工作,着力巩固提升重点区域和流域水生态功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坡地水土流失敏感区
实施封山育林
在统筹推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方面,《意见》要求统筹协调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村(城/镇)的关系,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持续降低入河污染物总量,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
在治山与治水相统筹方面,《意见》明确对25度以上坡地水土流失敏感区实施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干扰,加强生态保护。鼓励5度以上25度以下坡地有序退出农作物种植,实施生态修复。
在治林与治水相协调方面,鼓励种植抗逆性强、根系发达、防护功能强的本土树种,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发展林下经济,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强节水保墒,控制林下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推动改善河湖水系连通性
提高河湖生物多样性
在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意见》要求综合考虑水文节律、连通性、生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等关键生态要素,实施河湖水系水生态的系统保护修复,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其中,《意见》强调,大力推动改善河湖水系连通性。以流域为单元,健全河流、湖泊、水库、沟渠等生态水系格局,逐步完善流域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同时,切实提升河湖栖息地生境多样性。依据水生态功能分区,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实施河湖水系分类分段分区保护修复,着力改善野生生物栖息环境质量;此外,维护并提高河湖生物多样性。强化怀沙河、怀九河、拒马河等乡土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修复,进一步加强已发现乡土珍稀物种河段的栖息环境保护。
据悉,近年来,本市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以河长制为统领,统筹推进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五大主干河流26年来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有水河道、有水河长水面大幅增加,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81眼干涸多年的井泉复涌,有力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维护了河湖健康生命。多个河段水库出现黑鹳、苍鹭等60多种珍稀鸟类,水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加,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成为最普惠的公共产品,市民的获得感大幅提升。
(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