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精雕细琢演绎震撼之作
原标题:话剧《香山之夜》直播吸引超400万人次观看 北京人艺精雕细琢演绎震撼之作
作为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剧目,北京人艺话剧《香山之夜》9月2日、3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二十余家网络平台对2日的演出进行了直播,吸引40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
演出当天,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内外气氛热烈,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主题背板和标识十分醒目,剧场前厅的《香山之夜》专题展全面回顾了该剧的创排历程,为观众展现了一部艺术作品背后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创作过程。
《香山之夜》首演于2021年,由李宝群编剧,任鸣导演,王斑、方旭联袂主演。该剧充分利用舞台假定性,设定了毛泽东、蒋介石两位历史人物的隔空对话;以跳进跳出的戏中戏结构,实现演员、角色、讲述人三重身份的转换;以一桌二椅的写意舞美,营造戏剧空间,浓缩历史瞬间,这无疑是北京人艺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开掘。
经过去年53场演出,《香山之夜》在思想性、艺术性上的探索获得各界观众广泛认可,不仅在首都剧场的演出场场爆满,更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剧目,完成了高密度的基层巡演,备受基层观众欢迎。
为在文华奖参评演出中展现出更好状态,主创人员广泛吸纳来自观众、专家的反馈意见,提前制定方案、建组排练,精心打磨提升,力求在艺术呈现上再上台阶。
专家观点
为红色题材戏剧创作提供示范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
解兴衰之道,析存亡之理,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香山之夜》力求做到客观物象的意象化、诗意化、象征化,充分利用舞台艺术的假定性,让毛主席和蒋介石隔空对话,谈成败、论得失、数风流、看历史,让历史更迭中的两位关键人物展开了灵魂对话、历史回望、精神对比、意志较量,为红色题材、真实人物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戏剧评论家徐健:
《香山之夜》从香山双清别墅切入,以诗的结构、诗的蕴含、诗的气象回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它的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此类题材的讲述方式、呈现样态,同时也为当下同类题材创作带来了不少新的启示。
戏剧评论家杨道全:
人物的高度决定了历史的高度,对立的高度也决定了历史的高度。《香山之夜》选取了一个高位,为展现党的历史提供了富于领袖个性色彩和思想论战特质的戏剧冲突场景,高屋建瓴的主题把握浓缩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历程。《香山之夜》结构工整,主题鲜明,演绎流畅,党史脉络清晰,领袖情怀真切。这一夜,两位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不仅刻写出历史人物的形象魅力,更涵盖了中国历史命运的思索和走向。
(北京日报记者 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