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成为首都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主阵地。摄/周发强
2021年12月26日,丰台大悦春风里开业,助力丰台打造首都商务消费新地标。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揭牌成立,中国物流集团入驻丽泽,中关村丰台园企业研发的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挂牌,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挂牌……2021年年终岁末,一个接着一个的利好消息,激荡着丰台人的心。
这一个个利好消息,是丰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落实市委“妙笔生花看丰台”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
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丰台的经济发展基础并不雄厚。面对群众的期盼,丰台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丰台区委区政府在深邃思考和深度实践中,探索着破题之道,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入驻企业量质齐升
2021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我国唯一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新央企,它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打造世界一流综合物流集团全新篇章。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落户丽泽,看中的是丰台的惠企政策、细致服务和丽泽的发展。入驻前后,丰台区相关部门就项目验收手续办理、市政接驳、生产生活用水用电、企业名称变更、办公地址变更等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并将在人才引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丰台制定出台了“丰九条”“独角兽八条”等惠企政策,从保障高精尖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企业精准服务体系到为独角兽企业提供成果转化奖励和补贴等,涵盖多个方面,每一条举措都实实在在。
为给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丰台区已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企业服务包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智能登记、微信办照、证照联办,政务服务“一门”办理率居全市首位,企业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这些努力赢得了企业认可,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企业满意度调查位居全市第二。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长城资产、银河证券、华为中国总部、南水北调集团等一批头部企业入驻,毕马(北京)轨道交通研究院、北京里昂咨询、北京爱尔眼科北方总部(国际医院)等多家优质外资企业落户。5年来,丰台区新增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000家,年均增长率达11%。
丰台正在成为企业加速聚集和发展的大平台。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规模集聚态势明显
2021年12月6日,在第二十四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上,丽泽金融商务区国际金融城建设项目成功签约。丽泽金融商务区“妙笔正在生花”,成为了首都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主阵地。
经过多年发展,丽泽金融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入驻的735家企业中,金融类企业407家,新兴金融企业382家,占金融企业的94%。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值达到15.4%,已成为丰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
其中,数字金融产业成为丰台最亮丽的名片。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入驻丽泽,成功举办首届数字金融论坛,国家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正式揭牌,丽泽获批“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丰台正在开启数字金融新时代,“三环里新城看丽泽”的期许正在变成现实。
另一个重点功能区中关村丰台园,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形成,拥有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丰台区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提出并深入实施“1511”产业发展提质工程,培育引进上市企业11家;吸引培育高质量外资企业55家,同比增长77%;培育引进高成长企业112家,同比实现翻番;引进规模税源企业106家,实现区域综合贡献同比增长55%。
据统计,五年来,丰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5%,金融、科技、文化、商务等产业集聚度显著提高,现代产业体系正在构建。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科技驱动发展引擎
2021年12月7日12时12分,首颗由中关村丰台园企业中关村睿宸卫星创新应用研究院、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科学实验卫星“丽泽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此次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丰台园在商业航天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将加速卫星遥感、大数据地面监测、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技术的应用落地。“丽泽一号”卫星凝结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智慧和丰台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呵护。
为推动驻区企业科技创新,丰台区通过组建成立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构建铁科院城轨创新网络中心、北交大轨道交通创新基地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技术研发攻关、创新创业生态提升等方向的资金支持力度,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仅去年一年,中关村丰台园用于科技研发费用达190亿元,同比增长20%。
与此同时,丰台区正在布局丰台创新中心和航空航天创新中心,预计将于2022年底全部竣工,新增优质产业空间约100万平方米。
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呵护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丰台区国高新企业超过1600家。高铁自动驾驶、轨道交通无感改造等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实现自主可控。由区内单位主持完成的9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科技创新正日益成为驱动丰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减量提质成效显著
2021年12月18日,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在大红门挂牌,一批科技、文化类企业意向签约入驻,国家级博物馆、中央芭蕾舞团等重要文化设施群也将在此落地。
这是继丰台政务服务中心、丰台图书馆大红门新馆、合生广场之后,大红门地区转型升级的又一大举动。
与此同时,大红门地区4家服装市场2021年底关停闭市。自此,服装批发业态退出大红门地区历史舞台。随着文化、科技、商务等业态的布局,大红门地区将实现“华丽转身”。
疏解非首都功能,进一步扩展了丰台城市空间,提升了丰台发展承载力,推动了丰台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减量提质成效逐渐显现。
据统计,五年来,丰台疏解提升商品交易市场216家,疏解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360家,拆除违法建设1168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513公顷,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12平方公里,释放产业空间1000万平方米。
这些腾退空间,丰台进行了功能重塑。打造群众身边的公园绿地98处,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23%,让群众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建设产业园区,挂牌成立“看丹独角兽产业园区”“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拓展了产业空间。
丰台城市品质由此得以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浓度降幅达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47%。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地铁14号线、19号线一期去年通车,丰台站即将通车,地铁14号线西延纳入北京市轨道交通三期规划项目库研究。生活环境秩序明显改善,以4A成绩通过国家卫生区创建病媒生物防制市级验收。
一个宜居宜业的新丰台形象逐步显现在世人面前。
消费品质提质增效
消费新业态逐步形成
2021年4月16日,龙湖丽泽天街开业,汇聚多家品牌首店、概念店、定制店、形象店,一开业即成为网红打卡地。12月26日,丰台大悦春风里开业。
至此,丰台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11家 ,其中不乏万达、奥莱、永旺等知名品牌商业,进一步提升了丰台消费能级。
2021年,丰台区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精心布局“2+4+N”消费空间版图,消费新地标加速布局、活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消费品牌矩阵逐步优化。
数字消费方兴未艾。助力“什么值得买”成为中国领先的消费信息内容类导购平台,成功发行A股并登陆主板,作为北京市仅有的2家第二批数字商务企业之一,成功入选商务部“数字商务企业”。推出“值品牌100”线上品牌孵化计划,对新锐消费品牌、国货品牌进行孵化,打造新的消费IP,助力国货品牌的崛起。
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新增麦德龙PLUS会员店、泡泡玛特太空主题店等43家北京品牌首店,赶超往年水平。
传统商圈转型升级。推动方庄、马家堡等传统商圈升级改造,形成多处有品质、有人气、有主流业态、有“引爆点”的区域城市活力中心,实现了产业创新、消费升级、环境改善,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品牌活动释放潜力。约“惠”丰台消费季活动,融合了商旅文体等多领域资源,举办了美食嘉年华、汽车消费节、花卉文化节、激情冰雪季等百余场特色主题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提升丰台消费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据统计,2021年1-11月,丰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95.2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三。2021年前三季度,丰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6%,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3.8%,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消费起来更有底气。
丰台正在努力打造首都商务消费新地标、国际时尚消费新空间。
发展为了人民。五年来,丰台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受理群众急难愁盼诉求超过100万件。丰台区正在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厚积物质基础,不断厚植民生福祉,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与日俱增。(丰台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