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文化广场6000平方米“城市森林”国庆前亮相
鲜花簇拥的西单文化广场“瞻云”牌楼在主入口欢迎过往行人。于志强摄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鲍聪颖 张海涛)“瞻云”牌楼探出“头”、迎客松伸出“手臂”、防滑路面“曲径通幽”……改造后的西单文化广场最明显的外观变化将是大量增加的绿化,仿佛森林深处藏着建筑…… 距离国庆节还有十几天,记者从西单文化广场改造项目部获悉,广场西南侧6000平方米的一期城市森林景观将于“十一”前对外开放。明年国庆前,二期还将开放,届时,总面积将达11200万平方米,成为西单路口、长安街边的一片绿洲。
西长安街国庆前新添一处园林景观
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交会口,西单文化广场成为不少人逛西单时看到的第一个地标。广场虽大,树荫稀少,每逢盛夏都是行人躲着走的暴晒之地。9月18日,记者探访改造中的西单文化广场,西城区和谐宜居建设指挥部项目协调处副处长曹莉介绍,去年,西城区启动西单文化广场升级改造项目,将这一区域地上和地下作为完整连续的城市空间系统进行改造。目前一期项目已经接近完工,将在国庆节之前正式开放。
环境“增绿”是此次亮相部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鲍聪颖摄
120株乔木、30株灌木、27万盆花卉,让这片被高楼和车水马龙环绕的广场,变身成一个小森林。景观设计师王阔介绍,“林中乔木品种以油松、白皮松、银杏、山丁子、七叶树、文冠果、法桐、元宝枫、栾树、小叶白蜡、国槐等为主,最大的乔木胸径达到48厘米。而以前,西单文化广场由于覆土厚度的限制,栽植的银杏树长不高大,只能起到基本的景观和遮阴作用。”
从乔木往下看,绿化种植分为三个层次,形成通透疏朗的森林景观。上层为高大的乔木,中层有北京丁香、狼尾草、波斯菊、醉蝶花等花草,地被选用的是绢毛匍匐委陵菜,而非景观草皮。王阔介绍,西单文化广场中选用的植物重视野趣,而非观赏性,并且以北京乡土植物为主。
“植物的栽种还考虑到了季节的变化。”王阔说,“特别设计的彩叶林入秋后会变成黄色、红色,营造层林尽染的景观,油松、白皮松等常青树保证冬天也有景可赏,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相同。”
牌楼后面设置了一处水幕墙,进入冬季,将通过换热水器保持整个水幕墙温度,保证冬天也不会结冰,一年四季流水潺潺。西城新闻中心供图
有了城市森林,流水潺潺同样必不可少。项目负责人孙慧根介绍说:“瞻云”牌楼左右两侧种植着7棵造型松,牌楼的后面设置了一处10多米宽的水幕墙。“水幕墙一年四季长时间开放,通过换热器保持整个水幕墙温度,冬天也不会结冰,始终是流水潺潺的感觉。”
下沉广场明年建成“森林月亮”照亮城市森林
西单文化广场改造效果图。 西城新闻中心供图
明年,随着升级改造项目二期亮相,一座特别设计的圆形中央下沉广场将出现在森林中心。
“为了保证广场地面景观率先亮相,改造施工中特别采用了先地上、后地下的“逆作法”。先保留原有结构基础及外墙,对基础底板进行加固,随后进行外墙加固及新建结构竖向钢结构的安装施工。”曹莉介绍。
据介绍,改造升级后的西单文化广场景观内外有别,四周密林环抱,中心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圆形中央下沉广场将原本封闭的地下转化为了开放的公共空间,值得一提的设计,是下沉广场中设计了半月形的全景天窗,在地下一层,也可以看到园林景观。由此,广场地下和地上空间连成一体。
下沉广场中心是一组层叠升起的台地,松柏和水瀑散布其间、串接上下,构成一幅立体山水图景。设计师介绍,由实而虚的材质变化,在设计时是为了暗合西单牌坊“瞻云”的主题。
建筑在白天将隐藏在茂盛的树木中,而到了夜晚将通过灯光浮现出来,成为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据设计师介绍,通过控制周边森林的灯光,突出圆形的中心广场,正如森林中的月亮一样明亮。“城市森林”在夜晚会变成“森林月亮”,给游客带来安逸、舒适环境的同时,在节假日可以提供彩色灯光营造氛围。
一期城市森林开放后,后续工程将继续展开,预计2020年西单文化广场将实现整体完成。最终呈现的将是一个外方内圆、外实内虚的完整而简明的空间形态,既体现一种基因传承,也延续了原西单文化广场的基本格局,在提升改造的同时维系城市历史文脉的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