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中轴线上建筑整体亮相
从景山向北俯瞰,寿皇殿、地安门大街、鼓楼等中轴线标志连成一线。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李洋
去景山公园逛逛,对许多北京人来说是最近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儿。因为中轴线上最后一处隐藏的皇家建筑群——寿皇殿刚刚在公园北端露出真容。自今年11月22日正式开放以来,这座瑰丽的建筑群已吸引近4万人次市民参观。其开放也意味着北京老城中轴线上的全部建筑实现了整体亮相。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它南起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春亭,寿皇殿、鼓楼、钟楼,汇集了北京城市建筑的精髓。
在不久前完成的修编版《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和新编制《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中,中轴线的遗产构成和遗产环境范围有了明确界定:北京中轴线遗产的核心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钟楼、鼓楼、景山、永定门等,以及连接这些要素的历史街道,遗产区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0.1公里至2.6公里,面积为468.86公顷;缓冲区为中轴线两侧外展2公里至3公里,面积为4674.58公顷。
寿皇殿,是其中“核心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它总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构)筑面积3797.68平方米,由内外两层院落组成,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作为最后一个腾退修缮开放给公众的古建筑群,它也成为中轴线文物腾退的一个缩影。2013年至今,这里共拆除了1000多平方米的非文物建筑,腾出4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在这里落户了半个多世纪的北京市少年宫也全部搬迁出园,展现出市委市政府对保护文物历史完整性、文物建筑完整性、文物环境完整性和人文完整性的高度重视。
有成功案例在先,中轴线沿线其余建筑也获得了以原貌面对世人的机会。
今年8月,景山公园为配合中轴线申遗,保证古建筑群的完整性,仅用一周时间就腾退园内观德殿建筑群内的生产用房。如今观德殿第一、二进院修缮已完成,修缮范围包括:观德殿二宫门按历史原状恢复、修整园内围墙及卡子墙,恢复随墙门、院落铺装等。明年,三、四进院落也将进行整修,恢复历史原貌,为重新开放做准备。
“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文物搬迁腾退和修缮原则是‘不求所有,但求民用’。不能一个单位搬出去了,另外一个单位搬进来。我们希望腾退文物修缮后,能尽最大可能向公众开放。”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说。
9月,景山公园与北京市少年宫正式交接寿皇殿院西侧区域(原少年宫二期)。据史料记载,这个区域曾为兴庆阁,曾建有大量教习(艺)房,可能存有地下遗痕。明年,这里将启动考古勘查工作,为中轴线的研究与恢复再添珍贵历史细节。
自2012年11月,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以来,中轴线申遗已先后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开启了中轴线申遗的新时期。目前,中轴线申遗专项工作组由市文物局和市规划国土委牵头,《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重点任务》正在落地实施。伴随更多新进展,中轴线的壮美将有更多机会展现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