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北京”舞出北京特色百姓心声
昨天(10月14日),在大兴区新城体育中心,一支融合传统戏曲身段的广场舞正在演出。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讯(记者 李洋)秋天的夜晚寒意渐浓,但昨晚的大兴区新城体育中心内却热情似火。《乘梦飞翔》《故乡是北京》《看山看水看中国》《一带一路之歌》……由普通市民组成的业余舞蹈团队,献上一支又一支反映北京特色、百姓心声的舞蹈,让舞台上下热闹非凡。这是2018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之历届“舞动北京”广场舞优秀节目展演的现场,也标志着持续了3个月的“舞动北京”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是市文化局主办的一项贯穿全年、覆盖全市的品牌惠民文化活动。它围绕“歌唱北京”“舞动北京”“艺韵北京”“戏聚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六大板块,带动市、区、街乡、社村四级联动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参与群众3000万人次,形成了“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活动特色。
“舞动北京”作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六大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深受全市舞蹈爱好者的喜爱。今年,“舞动北京”与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相结合,引领全市广场舞活动广泛开展。活动分为启动季、街乡普及培训周、街乡展演季、区级展演季、市级展演季五个阶段,开通了19个广场舞赛事报名通道,推出14支群众广场舞推广曲目,举办200余场广场舞展演,培训12万人次,吸引6000余支广场舞团队,10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
昨晚亮相的历届广场舞优秀节目展演汇聚了2002年以来的优秀广场舞作品。其中不乏摘得全国群星奖的作品,还有的作品曾随“北京新秧歌”教材、2008迎奥运健身广场舞教材等,在全市业余舞蹈队中广为流传。
近年来,为了扶持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市文化局制定了“1+3”文件(包含《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以及《北京市优秀群众文化项目扶持办法》,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打造群众文艺创作的“高原”“高峰”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目前,全市共有群众文艺团队1.3万支,参与人数达30多万人。政府累计扶持优秀群众文化项目292个,其中优秀群众文艺原创作品50个,每个给予10万元扶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165个,每个给予5万元扶持;优秀群众品牌文化活动77个,每个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