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大V手记:一场水与冰的魔术——迎冬奥“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博扬-布尔基奇在“水立方”冬奥会展区留影
国际在线报道:还记得北京2008夏季奥运会那两座宏伟的体育场吗——“鸟巢”以及坐落在它旁边的又被称为“水立方”的中国国家游泳中心?凭借未来概念化的外观设计和功能完备的内部设施,这两座10年前落成的运动场馆,即使放眼当今世界,也绝对堪称体育建筑设计界的杰作。就在不久之后,“水立方”将披上一件全新的衣裳,或是说获得全新的功能形态。众所周知,北京正积极筹备2022年冬奥会,这势必需要足够的冰上运动场地来支撑这项宏伟体育盛事的成功举办。可能说到这,有人会开玩笑说,北京有“水立方”这样的顶级水上运动场馆,把它的水冻成冰不就好了?但——还真不说笑,北京主办方正在把这样的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
6月27日下午,“2018丝路大V北京行——科技篇”活动中,我亲自踏进了这座演绎着“水与冰之魔术”的奥运场馆,进行了一番最直观的了解。讲解员告诉我,“水立方”的改造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水立方”外墙装饰已经悄悄换上了“冰立方”的英文名称,场内还推出了专门的冬奥会展示区,场馆区间则进行着空调系统的更换,加装空气抽湿设备……我相信更多的改造工程还将在未来以更大规模展开,从而使国家游泳中心摇身一变,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场馆。除了承办冰壶比赛,未来的“冰立方“还将在场馆东侧于纵深垂直空间上做文章,开辟一片位于地下9米的冰球运动场。场地的再次利用,体现了北京主办方节俭办奥运的绿色理念,而场馆内部也处处彰显节能理念。场馆穹顶通过特殊的膜结构设计,使太阳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解决照明问题,这样一来,场馆内白天不用开灯也显得格外明亮而舒适。科技的脚步也紧随而上。场馆内多处采用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在不久的将来,观众们能够在包厢中通过特制的VR眼镜,从多角度身临其境般地观看已经进行的比赛实况。而当来宾想寻找场馆内某个具体位置时,问询对象可能不再是洋溢着满脸笑容的引导员,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个穿梭于场地各处的机器人——它们在专门设定的导航系统引导下,迎接、并把客人们带到想去的地方。客人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和他们进行交流,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当然,这些机器人,都是中国“智”造。
据介绍,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结束到现在,国家游泳中心共接待了200亿人次的访客,其中约20亿人次是游泳健身爱好者。而在未来,相信功能升级改造的场馆,访客只会有增无减。因为,随着技术的愈发成熟,国家游泳中心只需90天的周期,就可以完成“水立方”和“冰立方”之间的相互高效切换,从而满足承办不同种类赛事的需求。(作者: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副主编 博扬-布尔基奇 翻译:赵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