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北京药”亮出金字招牌
北京日报记者 曹政
糖尿病患者打一针,7至10天不再服用任何药物,就能把血糖指标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在不破坏胰岛功能的同时,有可能对糖尿病有进一步治疗的作用。这个历时7年研发的“Exendin-4免疫融合蛋白”,目前正在协和医院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研发团队就是位于亦庄的百泰生物药业公司。
这种通过创新研发、攻克医学难关的“北京药”未来还将不断涌现。上月底,本市出台《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指导意见》,给本市的医药健康产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将通过创新驱动,推动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打造“北京药”的金字招牌。
“用北京药放心”品牌响亮
目前本市已经形成南北两翼的医药健康产业格局。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部以亦庄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在北京生物医药制造业中所占比重约为50%;北部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的研发创新中心依托国家医药健康领域重大项目,已成为国家级创新基地。
在这背后,是医药健康领域国家级科研、医疗卫生和临床研究机构以及各层次人才集聚北京,位居全国最多。成果转化方面,吡非尼酮、EV71型疫苗等多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国内首款可充电脑起搏器、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髋关节假体以及软人工晶状体等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注册批准。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也不断涌现,通过引导构建互联网+医药健康生态体系,形成了一批千万量级用户规模的互联网健康创新公司。
更重要的是,在行业内,“用北京药放心”的品牌响亮,“北京药”已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研发投入将继续提高
在《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指导意见》中,专门列出了加大资金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强化政策支持的保障措施。
“新药研发具有高度依靠人才的特征,这个行业的地平线是博士学位。”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指导意见的主要任务第一条是“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政府为此提供了多样化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创业的早期,政府引导基金的入资对于高风险的药物研发公司而言,无异于政府先给了企业背书,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起到了强大的加分作用。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新药研发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行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目前本市医药健康行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4%至5%,已经相对较高,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药物研发由“跟跑”向“领跑”升级
去年年底,化学原料药生产环节已经停产并退出本市,中药材前处理及中药提取等环节也不再新增产能。北京的医药健康产业正在向绿色转型。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医药健康产业总体附加值较高,企业的增加值率保持在40%以上,是工业企业增加值率的两倍,制造业利润率达19%,这一指标居全国领先位置,是名副其实的“高端、高效”。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提升产业能级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入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实施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专项、实施医药健康领域智能制造升级和推进绿色制造转型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四轮”。
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上,本市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促进技术交叉融合,提高新药研发创制能力,推动北京药物研发由“跟跑”向“领跑”升级,建设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实现创新成果的研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