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本控制的本土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落地 租赁市场迎来突破
今天上午,一架由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购进的空客A330-300飞机将落地郑州机场,成为河南本土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河南飞机保税租赁业务正迎来突破时刻!”郑州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临空经济学院院长石茂生教授说,“随着河南企业迅速进入本地飞机租赁市场,我省租赁业的发展必将呈现新局面。”
身负重任的“争气机”
按照预定流程,在郑州机场落地后,空客A330-300要在大约4个小时内完成保税入关手续,随后交付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本土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背后,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多部门携手推进、从无到有打造出的飞机租赁保税入关“标本”;是3个多月“速度与激情”的大迸发,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就此拉开飞机保税租赁业务大幕。
“这架租赁飞机从开始运作到落地只有100天时间。”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军说,在此期间必须通过所有飞机租赁保税入关程序,项目才能顺利落地交接。
飞机租赁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现实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首次通过本地SPV(特殊目的载体)公司采用保税租赁进口的方式操作,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首架租赁飞机因此被期待地称作“争气机”。
在海关、边防、检验检疫、外管、税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全力支持下,自8月份起,郑州机场和新郑综保区对接、飞机保税入关等一系列问题顺利解决,河南飞机租赁业务快速推进。9月20日,中原航空租赁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河南首批10家飞机租赁SPV公司,迈出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中原航空租赁经过多轮谈判,与祥鹏航空达成1架空客A330-300飞机经营性租赁合作协议,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达成融资方案。12月9日,预定的A330-300客机下线。12月27日,法国图卢兹空客公司向中原航空租赁交付客机。
飞机租赁成为突破口
“不仅要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我们还将在飞机拆解、维修培训等方面布局。”李智军说。
在飞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中,飞机租赁起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可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购买相比,租赁能大幅降低航空公司的一次性巨额购机成本。在国外,一些航空公司超过80%的飞机是通过租赁方式引进的。
在河南租赁行业协会会长郑奇看来,一架飞机可拉动多种相关上下游产业。飞机维护、研发制造、航空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各产业链环节都有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的可为之处。
航空经济的核心是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飞机租赁是河南发展航空经济的突破口。实际上,郑州航空港区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飞机和大型设备租赁业务。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展经营性租赁可以收取外币租金,为河南开展飞机租赁产业带来历史性机遇。
“经营性租赁业务以外币计价结算,企业收取外币租金减少了汇兑成本、降低了汇率风险,为企业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处置飞机资产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保障。”一位飞机租赁业资深人士说。
河南企业进入飞机租赁市场,对于正在蓄势崛起的河南,不仅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能提升郑州航空港的影响力、带动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扩大河南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石茂生说。
金融开放迎来新机遇
在此次飞机租赁运作中,中原航空租赁还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与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就投资中原航空产业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中原航空租赁还在香港发行美元债券,为扩大租赁飞机规模进行多方融资。
飞机租赁业为金融创新发展带来机遇。天津东疆是国内最大的飞机租赁聚集地,飞机租赁业已成天津金融改革的新名片: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中的跨境本外币资金池、跨境融资、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成效明显。
据悉,中原航空租赁目前签订意向协议的飞机资产金额达到18亿元,公司还将在香港、爱尔兰等地设立航空租赁平台,拓展布局国际租赁业务。郑州航空港区也意欲打造内陆地区飞机租赁业集聚地。
可以预期的是,河南首单飞机租赁模式的示范效应,以及河南支持发展飞机租赁产业的坚定决心,无疑会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在河南扩大布局,更多金融资源向郑州航空港区倾斜,带动会计、税务、律所、评估及其他中介机构咨询服务业的发展,使河南资本市场更为活跃。
作为中原航空租赁的母公司,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航空融资租赁作为服务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一个支点。“我们以资本为纽带,目前通过与上汽集团、中国国际航空和顺丰控股等行业龙头合作,正在培育航空特色产业,引导和促进郑州航空港区金融及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岳胜利说。 □本报记者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