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引领中国速度

2017-12-18 09:41:55|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李胜兰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于立霄)中关村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海内外科研界人士感受到了中关村在部分技术领域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认为其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 

  人工智能引领“中国速度” 

  人工智能芯片、脑部手术机器人、量子点光谱仪、液态金属材料及应用……新的前沿技术在中关村不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 

  寒武纪科技公司研发的世界第一款模拟人类神经元和突触深度学习的芯片,被命名为“寒武纪”芯片,只要一条指令即可完成一组神经元的处理。寒武纪创始人兼总裁陈天石希望,正在产业化的“寒武纪”芯片能在明年正式进入市场后,开启人工智能新纪元。 

  在中关村,像寒武纪科技这样的人工智能公司还有很多。它们在计算机视觉、机器深度学习、自然语义分析、智能电动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深耕,研发出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 

  主打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商汤科技,开发了名为Deep ID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国际权威的LFW人脸数据库测试中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超过Facebook和Google。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超过99%的LFW识别率,也是全世界首次实现人脸识别算法超越人眼识别准确率。 

  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还有深鉴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达闼科技、光年无限、中科创达、格灵深瞳、旷视科技等公司,它们显露出中关村整体处于全球科研前沿的趋向。 

  生物科技突破“中国角色” 

  中关村在生物芯片、新型疫苗、分子育种等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科技原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百济神州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抗癌新药研发的公司,在靶向药物治疗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中国开展了全球意义上的创新。 

  该公司生物药研究首席总监李康介绍说,最新研发的BGB-A317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其最大优势在于可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作用率,把肿瘤细胞吞噬掉,而人体内的好细胞不被伤害。他自豪地表示,该药品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在2020年前批准上市。 

  BGB-A317已经通过了美国FDA的新药研究申请审评,成为中国自主研发和本土生产的大分子药物中第一个获得美国临床试验准入的项目。截至目前,BGB-A317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五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试验许可。 

  2016年,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首个赴美上市的中国创业型生物制药企业。中国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标准和水平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正不断吸引着国际制药业巨头和投资者前来洽谈。 

  资本成为驱动创新重要力量 

  中关村是中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源地。人才、技术资源的高度聚集,带来了嗅觉灵敏的资本聚集。 

  近年来,中关村吸引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个比例与美国硅谷占美国的比重相当。 

  “现在创投机构在中关村的竞争已是‘水深火热’,下手一定要快,否则就会被对手抢了先。”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谈起了这几年在中关村投资的心得。 

  一位创业者感慨说,在中关村就有这个好处,和创投机构挨得近,方便了创投机构筛选投资对象。如果有个项目好,考虑的问题不是去哪找风投,而是要选择哪个风投。 

  中关村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形成,为科技创新插上了资本的翅膀。截至2017年底,中关村上市企业超过310家,其中境外上市企业超百家。中关村正在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健步向前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