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会议侧记:硬实力有颜值 软实力有气质
城市是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以百城建设提质为基础、为支撑,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目标、为统揽,河南将这两项“民心工程”统筹推进,“硬实力”“软实力”一同提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继前一天在驻马店、漯河观摩后,10月31日上午,由省长、省文明委主任陈润儿带队,参加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会议的市县区长等观摩团成员来到许昌观摩。他们在这里亲身感受到这座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的华丽蝶变,拿观摩团成员们的话来说就是:“硬实力有颜值,软实力有气质!”
一堂把好“规划关”的现场课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当天上午,观摩团首站来到许昌规划展览馆。
在这里专设的规划评审决策区,陈润儿召集参加观摩的市县区长们,一起观看了关于许昌在全省率先推行规划决策票决制的短片。
陈润儿现场点评,城市规划要把好“四关”。一是方向关,对城市未来发展要准确定位;二是编制关,要科学编制好规划;三是质量关,按照新理念、高质量、全方位的要求,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四是实施关,要把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其中最难的是实施关。在一些地方,制定规划的是领导,搞乱规划的往往也是领导。”陈润儿说,解决这个问题,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把规划审批权抓在自己手中不放,而应交给专家和部门,集体决策把关。
一人一票、民主决策,陈润儿为许昌推行的规划决策票决制点赞,称为其他地方带了个好头,做了示范。
一位观摩团成员则表示,怪不得许昌的城市建设近年来让人刮目相看,这和把好“规划关”密不可分。
“社区工作做好了,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愁”
社区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城市管理的细胞。观摩团走进许继社区,深刻感受到文明创建给一个社区带来的活力与强大聚合力。
观摩团逐一参观了社区的托老站、卫生服务站、智慧平台、健身设施、爱心超市等,齐全的配套设施、贴心的服务举措、向善向上的社区氛围,让大伙儿纷纷点赞。
陈润儿特意来到社区的袁雪云志愿服务工作室。他说,志愿者工作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就是要大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服务氛围。他对80多岁的袁雪云老人说,您这么大年龄了,还坚持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向您表示敬意!
陈润儿鼓励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董聪:“社区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有部电视剧《小巷总理》,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你们的工作做好了,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愁。”
昔日“龙须沟”如今能游泳
半天的观摩,大家最大的感慨是,原本缺水的许昌,通过持续推进水系建设,成了中西部缺水型地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样板”,实现了“水润莲城”。
许昌护城河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原来,护城河被称为许昌的“龙须沟”,而且两岸设施陈旧,城河之间仅有暗涵相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环通。2015年,按照“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规划,许昌市委、市政府投资3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工程。
如今,护城河清水绕城,岸绿景美,河边正在进行护城河图片展,一张市民在护城河游泳的图片吸引了观摩团的注意。讲解员说,许昌2015年启动护城河环通工程后,目前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下河游泳,没问题!
在加大环境改善的同时,许昌还着力建设智慧城市,把“创文明城”与“育文明人”结合起来,以文“化”城。在加快建设的曹魏古城,观摩团实地领略到了三国文化的历史古韵;在许昌科技广场,志愿者给大家现场演示了电子书借阅机的用法,这里的90台电子书借阅机、41个诚信阅读漂流站已经实现了在市区主要广场、公园、街道、河畔、学校、社区等的全覆盖。
“硬实力”打造城市的“外在美”,“软实力”注重城市的内涵提升。内外双修,造就了今日的魅力许昌。
新观念装脑中好经验带回去
一路走来,观摩团成员边看边想,边想边谈,互相取经,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这是一个典型场景:在许昌清潩河三达人工湿地观摩时,当地专门设立了一块关于湿地运行原理的展板。一些观摩团成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有人感叹:展板内容通俗、实用,我们那儿正规划湿地,这个图用得上。
一位当地在湿地建设上先行一步的市长,现场还当起老师,给大家讲解什么叫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听的人频频点头,表示回去就得抓紧时间补课,更新观念,方能进步。
把新观念装脑中,把好经验带回去,这次观摩,大家收获满满。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建才,副省长徐光参加观摩。□本报记者屈芳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