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北京团总结大会召开 体育实力居全国前列

2017-10-13 09:50:56|来源:北京日报|编辑:李玥

  原标题:全运会北京团总结大会召开 竞技项目获30金14银31铜 北京体育实力居全国前列

  本报记者 王笑笑

  昨天,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北京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在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召开,市体育局对在本届全运会上获得优异成绩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单位进行了表彰。

  本届全运会,北京代表团在竞技项目比赛中获得30金、14银、31铜,在群众项目中获得12金、16银、6铜,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实力均位居全国前列。

  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表示,北京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中圆满完成了参赛任务。同时,北京体育工作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始,相信在2020年奥运会和2021年全运会上,北京健儿必将再创佳绩,为首都增添光彩,为祖国争得荣誉。”

  竞技成绩创近34年最佳

  本届全运会,北京共派出576名运动员,参加了29个大项、224个小项的竞技项目争夺,所获金牌、奖牌和前八名项次数全面超越上届,金牌数更是创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以来最佳。老将弥坚、名将出彩、新秀涌现,不少项目实现了突破。

  在比赛中,北京代表团亮点纷呈。花样游泳队实现组合项目三连冠,自1987年全运会设立花游项目以来每届都有金牌入账;跳水队豪取四金,其中13岁的小丫张家齐更是夺得两金;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马龙、丁宁单打折桂,其金牌“含金量”不亚于世界大赛;羽毛球首夺男团冠军,领军人物林丹实现单打四连冠;高尔夫队实力强劲,勇夺男团冠军、女团亚军;男排、女排、女垒、男子手球等集体项目也大放异彩。

  孙学才表示,一个全运周期的结束,亦是新周期的开始。市体育局已经启动了备战2020年奥运会和2021年全运会规划,不仅要做实做强优势项目,确保“尖子”处于良好竞技状态,更要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建设人才梯队,使优秀选手能够“一茬接一茬”出现。

  群众体育以普及为根本

  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了19个群众比赛项目,北京共派出150名选手,参加了16个大项、76个小项的决赛阶段比赛,获得金牌和奖牌数均列全国第二位。总结大会上,群众项目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与世界名将、名教练同席而坐,并一同登台接受表彰。

  孙学才表示,北京队在群众项目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现了本市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也坚定和鼓舞了本市继续强化全民健身的信心。他说,本市将以贯彻《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为切入点,建设群众身边的设施、组织群众身边的活动、开展群众体育赛事、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切实将体育作为惠民工程,全方位推进群众体育发展。

  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周志辉说,全运会取得佳绩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赛推动了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让更多人养成快乐健身、健康生活的习惯,“此次北京市群众羽毛球队在13个群众比赛项目中获得5金3银,而北京队在竞技羽毛球比赛中也有上佳表现,这说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相辅相成的。项目参与人数多,群众基础好,自然会取得好成绩,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协会最重要的使命。”

  科研保障助健儿取佳绩

  北京健儿在比赛中屡获佳绩,与代表团强有力的科研保障支持密不可分。

  林丹说,自己参加全运会前刚刚经历了世锦赛的高强度对抗,“我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保障团队功不可没。”

  北京代表团的后勤保障可谓无微不至,大到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多套治疗康复方案,小到为冒雨参加开幕式的运动员熬制姜汤,全方位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竞技状态参赛。其中,已连续两届全运会使用的科技保障服务车,是北京健儿争金夺银的“秘密武器”。保障车分为快速恢复保障车和心理调节保障车两种。前者配备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恢复设备,为运动员提供赛前准备、比赛间歇快速恢复、赛后充分恢复等服务;后者则由心理专家在车上“坐诊”,及时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减压和情绪调整。在飞碟比赛中夺得多向混合团体冠军、助队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突破”的老将李清念即表示,保障车的赛时保障和心理干预对自己帮助很大。

  同时,参加群众比赛的业余选手也获得了市体育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得以在高水平教练的指导下展开集训,竞技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提高。完备的部署、有力的保障、贴心的服务,助群众选手圆了全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