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情系百姓:满腔热情地做好党报的群众工作
(原标题:关注民生 情系百姓:满腔热情地做好党报的群众工作...)
关注民生情系百姓
满腔热情地做好党报的群众工作
--缅怀恩师王秉亭
作者:尹程起
摘要:王秉亭,山东荣成人,生于1931年3月,中共党员。建国前参加工作,1960年郑州大学毕业后,在《河南日报》社编辑岗位上,从事党报群众工作40多个春秋,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10多万字,著有《党报群众工作40年》和《送您一把爱神的金钥匙》等书,多次出席全国性的学术论坛及研讨会。他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为把党报的声音传播得更远;他勤俭节约,克己奉公,为解群众燃眉之急;他扶贫济因,乐于助人,为许许多多贫困的家庭、残疾人送去温暖和扶助;他培养新闻写作人才,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平凡而又杰出的贡献。
2017年7月10日,我在外地出差的途中,突然接到王秉亭的夫人李爱莲打来电话,她忍着悲痛告诉我:王老师走了……,2017年3月13日,因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6岁。噩耗传来,思绪伴随疾驰的列车,泪眼朦胧,回想与王老师的接触中,从他身上学到的数不尽的点点滴滴,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1986年5月,我在沈阳住院时,病房邻床来一位年过半百头留短发,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耳背的病友,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衫,下身穿一条咖啡色的短裤,像是一位朴实敦厚的农民,平时治疗后总爱坐在自已病床旁边,戴上老花镜,读书,看报。我看他阅读1986年4月30日《中国报刊报》,一版头题位置报道《在默默无闻的编辑岗位上——读者来信表扬河南日报编辑王秉亭》,这才知道他叫王秉亭。我写一篇《农民可以利用田间地头荒山河坡养羊》的读者来信,想让王老师推荐给《河南日报》或者《河南农民报》发表,他看过稿子用手揉成一团扔到地上,说没新意是“废品”。为此,我难过了很久。
7月份,王老师出院时,我给他煮10多个鸡蛋,买些苹果,想让他在路上食用,谁知倔老头不领情, 还把鸡蛋和苹果撒个满地。我们不欢而散。
意想不到同年9月,我单位铁道战备舟桥处党委书记袁德义收到王老师来信:“请安排尹程起同志,到河南日报学习新闻写作……”
我到王老师家后,他笑着给老伴李爱莲说:“我和程起是忘年交,因摔鸡蛋、扔苹果认识的朋友。”他指着书架上那些珍贵的新闻学书籍和写作有关杂志说,“这都是学写作的教课书,你多看看。”从此,我吃住在王老师家里,读书、看报、学习写作,宛如家一亲。
传播党报先进文化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1986年10月中旬,王老师带我到河南省新安县参加报刊发行工作会议。头天夜里,从郑州出发前,我俩加班加点,自费翻印数百份《提倡村党支部订阅<河南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文章,发给新安县部分乡村党支部,激发基层党组织订阅党报党刊的积极性。新安县境内曹村、石井、北冶、仓头、铁门、磁涧等乡镇这里群山绵亘,峰峦重叠,沟壑纵横。一般海拔700~1000米以上。王老师不顾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带领我徒步160多里,两天两夜翻山越岭50多座大山,在沿途中与几个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交朋友,分别给每个村党支部赠送一本报社印刷的精美的笔记本、一本《河南画报》,他还对村支书语重心长地说:“《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和《经济日报》都是党的报纸,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对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致富十分必要。希望你们紧缩其他开支,订一份党报。”
在王老师的鼓励和倡导下,曹村乡五个村党支部,尽管经济困难,经费紧张,仍然订阅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河南日报》,改变了多年来基层党支部不订、不看党报的现象。他在大山深处与邮递员、与农民交朋友,下乡采访吃住在山里,每到一户村民家里吃过饭,总是把提前准备的饭钱,如数交到农民手里,有的农民不收,但扭不过他。
“你看农民手里那一块钱,字都磨掉看不清啦。农民挣一分钱都很难,不要给农民添负担添麻烦!”王老师下基层采访一般不吃招待饭,不让被采访单位和个人派车接送。他不讲究吃穿,常常一个馒头和一根生葱就是一顿饭。我跟着他学习半年多,夜里加过班经常去吃烩面,一碗面一个烧饼,不抽烟不饮酒。到市县采访,常常选择便宜的旅馆,把省下来的钱为农村基层党支部订《河南日报》、《河南农民报》、《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等。经过他做党报发行工作,河南省洛宁县1990年订人民日报881份,比上年增加了353份,居全省之首。
1995年10月,已退休后的王老师,仍拿出自己的388元钱,为新安县曹村乡贫困的黄岭村、大扒村、小沟村、前河村订1995年《人民日报》和《河南日报》等报刊,其中有4份《农村农业农民》杂志。
新安县曹村乡农民李欣,写信给河南日报询问自办邮政所事宜,十几天后王老师回信:“请李欣同志去与县邮政局直接联系。”在县邮局大力支持下,大扒山区邮路很快开张。王老师来到大扒山区,陪同李欣把党报送到深山老林。当他看到李欣家庭生活困难,就把自己兜里的20多块钱掏出来塞给李欣,李欣不要。 “这是支持你办邮路的,你不收咱就不是朋友了”。他回到报社后,多次给李欣寄雨衣、鞋和衣物。李欣通过这一包包东西,切实感受到了王老师那颗无私的爱心!
在王老师的支持下,李欣越干越有劲,这条邮路当初仅订几十份报纸,大扒邮路越办越好,增加到600多份。曹村乡前河大队党支部给群众订了一百多份《河南农民报》,平均每户订一份,小扒学校教师苏守正一人订阅十七种报刊,他从报刊中获得致富信息,花了300多元,邮购8种珍贵中药材种植,每年收入达到七八千元,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汝阳县蔡店乡农民李六峰,曾是一度失足青年。李听说河南日报有一位“528”编辑王秉亭,人们都称他是“良师”和”恩师”,就直接去报社找到“528”编辑:“我曾经偷过别人的东西……” ”528”编辑耐心地对李进行启发开导。李六峰回村后,“528”编辑一封封来信从郑州寄来,教李如何勤劳致富。后来,报纸上报道《李六峰养兔致富,高风格扶持乡亲》。李六峰养兔成为万元户,被评为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李深情地说:感谢“528”编辑王老师,没有他的关心帮助, 就没有我的今天。
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好善乐施不求回报
商城县汪桥乡东庙村的姑娘李福琴在病危中, 1986年7月21日向河南日报编辑部发出呼救:“我于去年高中毕业, 因患阑尾炎家庭经济拮据未能及时就医,病越拖越重,后来父母卖了30多斤大米把我送进乡医院,七拼八凑筹到100多元钱,让我做手术,可是由于缺钱没有及时输血,加上医疗条件差,手术后伤口感染,整天流着大便、黄水,自从病倒以后,我从没有穿过干净衣服,伤口痛如刀割,家里油、盐钱都缺,哪里拿出大笔的钱来给我治病。我躺在床上,忍受住煎熬。我现在才19岁,就这样等着去死吗?我还想活下去啊……”
王老师看后决定,想法救出这位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姑娘,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带头捐出30元钱。深夜里,王老师办公室灯火通明,王老师正在处理其他读者来信,他对我说:“李福琴求救信已经复印了十几份,你再以我的名义写十几封信,明天一早赶快寄给我的亲戚、朋友和有关单位。”并嘱咐我写信鼓励安慰李福琴:“树立信心,战胜疾病,热爱人生!”
王老师安排我给商城县人民医院院长写信:“请求医生速将李福琴接到县医院治疗,医药费正在筹措。”9月19日,商城县医院党支部书记陈耀贵、院长刘七生等,驱车赶到李福琴家中看望,将李福琴接到了县医院精心治疗。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党委书记王仁民带头捐款100元,并动员全区干部职工捐款500元,还有一张载着陕县大营乡大营村农民纯朴情感的540多元汇单,上面写有赠言:“李福琴,祝你早日恢复健康,重踏四化征途。”
信阳地区行署专员董雷,收到王老师转来的李福琴呼救信之后,立即安排地区民政局给李福琴寄300元医疗费,商城县广播电视站采编人员也捐了80多元,很多素不相识的纷纷捐款1600多元,民政救济款330元。面对一封封安慰信,一张张汇款单,李福琴流下一串串泪珠……经医治李福琴康复后说:“是党报使我获得了新生 ,是王秉亭老师和社会各界热心人,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1987年春节前夕,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在开封火车站候车大厅,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赤背拿着刚脱下的军大衣喊道:“谁给10块钱,大衣卖给谁?”光脊梁卖大衣的小伙,是郸城县虎岗乡王寨村人,从新疆乌鲁木齐做木工活回家,在火车上睡着了,工具和行礼包全部被盗,在开封火车站下车后,一昼夜没吃饭,身无分文,无法回老家。
王老师看着周围旅客说:“这位小伙子外出打工遇到困难无钱回家,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 他边说边从自已衣兜内掏出5元钱递给小伙子:“快把大衣穿上,别冻病了!”
我也随手掏出5块钱,旅客们看见此状,纷纷捐款,不一会凑了50多元, 使小伙子踏上返乡之路。
立足群众生活 弘扬浩然正气
年近花甲的赵克让,1949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历任小学校长、嵩县《生产建设报》编辑等职。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右派问题虽得到纠正,但没恢复工作。七年间,前后上访550多次,行程28000公里。在赵克让几乎绝望时,听说河南日报王老师热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赵克让抱着一线希望,卖掉几斤鸡蛋做路费,从嵩县直奔省城郑州。看到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听着赵声泪俱下的倾诉,王老师的心颤抖了。他奋笔疾书,向人民日报反映赵克让的问题,被1980年3月4日人民日报社《群众来信》摘编刊登。5月,王老师又在河南日报内参编发。
这件事引起了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的关注,派出调查组纠正嵩县县委处理赵克让问题的一些不妥之处,但是根本问题久拖不决,事情一拖就是三年,为这个案子王老师也遭到不少指责和非议,情况复杂,再管下去就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有人劝王老师适而可止,但王老师坚决要支持赵克让恢复工作。1983年5月30日,王老师患病在家,支撑着虚弱的身体给党中书记处写了一份《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材料,为赵克让大声疾呼。党中央书记处做了重要批示。1984年11月,赵克让的问题终于彻底得到解决。赵克让眼含热泪说:“河南日报为老百姓办实事,王秉亭是活包公!”
豫西山区渑池县有一位青年叫陈定学,学生时代曾被打成“小反革命”蒙冤受屈1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经写信上访多次,最后都是不了了之。1979年8月,王老师收到陈定学来信后,立即写一封充满温暖的回信,信后的署名是:“读者来信组政字528号”。陈定学的来信河南日报编发了内参,呈有关领导阅示,还分别给有关单位写信催办。不久《中国青年报》也对陈定学的平反问题编发了“内参”,并把“内参”转给河南省委。省委领导批示:尽快解决。1979年10月,陈定学持续了14年之久的冤案终于平反! 1984年4月,陈定学到郑州参加河南省第二届青年自学经验交流会,一下火车,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河南日报》社,终于见到了日夜想念的“528编辑”:穿着一身褪了色的中山装,脚上穿着一双洗得发白的解放鞋。站在王老师面前,陈定学流着眼泪,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王老师,谢谢您!”王老师握着陈定学的手,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嘿嘿、嘿嘿”地笑了……
王老师收到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包罗万象,有党的政策落实问题,干部作风问题,行业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假冒伪劣商品,等等。对上访来信,王老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群工部里,挂着几十面省内外群众送来的锦旗……
甘为人梯护花红桃李不言自成溪
1981年秋天,驻河南某部战士蔡诗华,看到连队附近有一条90度弯道的公路,短期内造成6起人身伤亡事故,蔡提出改建道路的建议投寄《河南日报》,没出一周就收到“528”编辑的复信。10月27日,《河南日报》发表了蔡诗华的来信,并被报社评为1981年好新闻一等奖。从此,蔡诗华爱上了新闻写作,在省级以报刊发表1000多篇报道,诗歌上百次获奖,出版多部诗集,后来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从普通战士晋升为正营职中校军衔,现在转业到北京中国邮报社《邮来友往》做编辑工作。
而这期间,“528”编辑王老师老师一直关心蔡的成长,给蔡写了100多封信,寄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材料和书藉,蔡诗华说:“我的写作生涯和出版14部诗集等等,王老师倾注很多心血和汗水,没齿难忘……”
王老师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爱惜新闻写作人才,资助自学青年,是年轻人的良师益友。河南省固始县三尖河乡一个普通青年农民赵国发,1983年高考落榜后,看到家乡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乡亲们很难看到报纸。他想办一个邮政代办所,把想法写给河南日报社。王老师把这封来信转发河南省邮电部门后,得到批准,赵国发很快成为一名农民邮递员,党报发行量由过去20多份当年增加到1300多份,为农民传递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深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河南日报多次报道赵国发创办邮政所的经验,在全国很快推广。赵国发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被河南省团省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赵国发热爱学习,勤奋向上,想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新闻智力开发学习班,因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交学费,王老师得知后,立即和老伴李爱莲商量在家庭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支付赵的全部学费。当时,王老师全家4口人,儿女都在读书,老俩口工资加起来不到100元,双方老家姐妹兄弟常常需要接济,依然省吃俭用挤出60多元支持赵国发学习。赵国发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330多篇稿件,1986年被华中信息报社聘为记者。后来考取国家公务员,现在湖北省岳阳市国税局工作。
凡是跟王老师打过交道的人,他就与你成为至交,跟你成为好朋友,尤其是来自基层来自农村的通讯员,不但把他们拉到家里管吃管住不要钱,临走还要送盘缠,常常把一些写作书籍资料送那些家庭贫困的自学青年,经常拿出一二百元,作为扶贫助学费送给有志青年。把自家当成“通讯员之家”,是基层通讯员的联络站和免费旅馆。通讯员到报社送稿,看稿登记,认真处理,笑脸相迎,让座倒水,热情接待。还经常给通讯员写信,释疑解惑,做些鼓励和指导。
王老师在报社做了40多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同读者结下了深厚情谊,青年人称他为“敬爱的老师”,知识分子称为“伯乐”,农民群众说他是“脱贫致富路上拉车不松套的老黄牛”,蒙冤受屈的人称他为“无冕包青天”,恋人们称他为“月老红娘”。太康县女青年王梅英,因为失恋痛苦万分,王老师对她像对自己女儿一样,同她促膝谈心,使打消了死的念头。王老师给她写信:一定要摆脱痛苦,开始新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中,王老师还抽出时间亲自到王梅英家乡,与当地妇联联系,给姑娘介绍一位忠厚的小伙子。1985年他们二人结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王梅英含着眼泪说:“我能有今天,多亏我的再生父亲王老师。”王老师真心实意办一些顺民心的好事、得民心的实事、暖民心的难事,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扶贫济困献爱心穷苦群众贴心人
王老师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保持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作风,但是遇到贫困户有了困难,他宁肯自已节衣缩食,过着艰苦生活,也慷慨解囊给予资助。1991年5月19日,全国首次助残日前夕,王老师把儿女们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助残扶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都拿出来点的钱,支持残疾人事业!我过生日的时候,你们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生日礼物;等我死了以后,你们也不要给我买花圈,先提前预付这些钱。”王老师把全家人的积蓄和自已的稿费,凑到一起一共500多元,全都捐给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一个深秋季节,下肢瘫痪的扶沟县姑娘江晓晓,拿着自已创作的中篇小说《宣判之后》初稿,来报社找王老师帮助联系出版社。
江姑娘的病情严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住招待所困难,王老师和老伴李爱莲商量,把江晓晓接回家中,如父亲般的大手托起姑娘从一楼一步一步的挪到三楼,这对年逾6旬的老人来说,是何等的艰辛!
王老师和老伴安顿好江晓晓,忙到外面张罗着吃的,不料江姑娘想如厕没有挪进卫生间就尿了,又赶上例假衣服都脏了。姑娘羞愧得想哭。王老师和老伴一起毫不犹豫地抱起姑娘,让她换下内衣内裤,拿去一件件清洗干净。姑娘要大便,李爱莲说:“孩子,我取痰盂来,你就在屋里解吧!”看着非亲非故的王老师冲完大便,江姑娘哭了:“爸爸,您就是俺的亲人啊!”临别,王老师给江晓晓40元钱路费,又摘下手表送给她,叮嘱:“要安心治病,珍惜时光,早出佳作!”在王老师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下,江晓晓一边与病魔搏斗,一边发愤写作,先后发表作品10余万字。
王老师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为群众办事,惠泽百姓,帮助残疾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年老体弱人员、能力缺陷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现实困难,身边有一个小本本,那上面详细地记录,许多残疾人的姓名,性别、病情、文化程度,家庭地址,通信电话等,这使他能随时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帮助。本子虽小,却饱含着王老师老师的一片真情。
1988年春节,人们正沉浸幸福的节日欢乐之中,王老师收到一封来自鹤壁市汤河街贫困户杨继红来信,反映家庭生活困难,度日如年,全家人在春节中抱头痛哭。王老师立即从工资中拿出100元寄去,并写信表达深深的关切之情。
为了解决杨继红一家的生活困难,王老师给鹤壁市委写信,请他们妥善解决。“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渑池县老中医周国桢生活上有困难,王老师知道后多次给渑池县卫生局写信,洛阳市吉利区残疾女青年权菊先,对生活丧失信心,王老师给她寄去了残疾作家史铁生写的《死神的克星》,权菊先从此拿起笔开始了创作。为了资助偃师县残疾青年张荣枝生活,王老师带病四处奔波筹款。王老师了解到老山前线战士生活单调,他用自己的一些钱,为老山战士买书买报刊,持续不断寄给老山前线……
王老师凭着一幅菩萨心肠,为农民群众解决多少困难,办过多少好事 ,谁也说不清。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长期坚持做好事,永城县女青年魏玉琴、内乡县工商局宋玉平、偃师矿务局青年中医田积有等等,他们在生活困难中,都得到过王老师老师的帮助……
爱岗敬业讲原则排忧解难勇当先
王老师在建国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享受离休待遇理所当然,但他从不向党组织讨价还价,满脑子想的怎样帮助困难群众排优解难!在长期的群众党报工作实践中,王老师潜心研究群众新闻学、读者来信学,并创办了《通联月刊》,指导基层广大通讯员和广大读者积极为党报反映情况,关心党的新闻事业,培养新闻写作人才,搞好通讯员队伍建设。王老师认真处理好每一封读者来信,每天工作十几个钟头,他一人分管三个地区的读者来信,一个人顶几个人干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坐在他办公室藤椅上休息,有时躺在沙发睡觉,谁也说不清他趴在办公桌上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牺牲了业余生活,不打牌不下棋,几乎没看过电视电影,他把有限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读者和人民群众。从1979年到1983年期间,他处理读者来信26326封,给读者的实际复信比这个数字要多好几倍,一般信后的署名是:“政字528号”,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奉献涓涓爱心。
他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从点滴做起,甘当无名英雄,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时刻老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关心群众冷暖,忠诚党的事业,在平凡的编辑岗位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党的新闻事业,为党报群众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责,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2年春天,《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杨玉辰听说河南日报王秉亭在单位上说不上是什么名人,谈不上有多大的能耐,可是确确实实是一位助人为乐、爱惜人才的好人。杨玉辰通过一些知情人了解得知,王秉亭老师不仅如此有正义感,痛恨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爱说一些讽刺话风凉话,而且曾多次为怨屈的人申诉,还带头呼吁和捐赠,挽救了一个个被疾病逼上绝路的女青年,扶贫济困救助一群残疾青年,培养了一大批写作的青年,是一个真正值得讴歌的无名英雄。一篇通讯《“528”编辑》很快在1992年4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随后在《新闻与成才》杂志上刊登,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王秉亭老师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立足岗位,不计名利,从点滴小事做起,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农村基层群众工作之中,为“三农”服务工作贡献力量。他是黑暗中的蜡烛,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光明;他是青年人迷路时的导航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并带来了收就的希望;他是冬日的阳光,春风化雨,给许许多多贫困的家庭、残疾人送去温暖和扶助。他是一束阳光,温暖着广大读者的心,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心奉献,用爱心演绎了一曲生动的和蔼可亲乐章。为党的新新闻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真心实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感动了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精彩的篇章!“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工作生活学习的真实写照。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对外开放服务办公室 资深媒体人何其中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