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郑州)变身“黄金列车”
2000多年前,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了连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如今,火车汽笛代替了曾经的悠悠驼铃,新丝绸之路重新将中欧两块大陆紧密相连。中欧班列(郑州)的开行,打通了中原至欧洲的铁路物流通道,为内陆城市郑州带来了新机遇。
8月14日14时许,郑州铁路局圃田车站集装箱货场内,4座40吨级龙门吊车不停作业,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中最繁忙时段的工作。21时36分,总第450列中欧班列(郑州)从这里出发驶向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
进入2017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频次连续升级,由年初每周“四去四回”到六月份每周的“五去五回”,再到七月份每周的“六去六回”,最后到八月份每周的“七去七回”,频次密度进一步升级,实现每日常态化开行。据悉,八月份计划开行31列,到达27列。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这里,他回忆起在德国杜伊斯堡港察看渝新欧货运班列的情景时说‘希望班列越来越频密’,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众志成城、抢抓机遇,在组织班列开行上简化办理手续,优化工作流程,做好运力保障,为班列开辟绿色通道。”圃田车站货运负责人陈哲说。
开行初期,郑州铁路局与地方部门密切协作,及时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报送开行请示,局运输处、货运处、调度所、货运营销中心、郑州机务段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中欧班列(郑州)走得快,走得好。
4年多来,从每月1班到每日1班,从时速80公里到时速120公里,从500公里集货范围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境内合作伙伴达1700余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余家,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
中欧班列(郑州)运往欧洲的货物从高档衣帽、纺织品到汽车配件、医疗器械、飞机制造材料等共1300余种。“全程货源直采、冷链运输,保证了质量可控,销售平价,让中欧企业和当地百姓真正享受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实惠,成为货真价实的‘黄金列车’。”陈哲说。
在国内,中欧班列“重去空回”现象十分普遍。为此,郑州铁路局联合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实施“运贸一体化”战略,创新“互联网+”模式,建立“郑欧商城”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展销体验中心,引导50余家企业入驻,进口货源可谓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回程中欧班列(郑州)趟趟满载运行。
东联西进,陆海相通。郑州铁路局在稳定“西进”通道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的同时,积极打通“东联”通道,相继开行了圃田至青岛港、黄岛港、连云港等铁海联运班列,利用“一干三支”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空运与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实现铁空、铁海联运,促使以郑州为中心的枢纽物流集疏便捷、班列运转效率凸显。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全程运行时间已经从最初的18天压缩到13天,比海运节省30天左右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转效率。”陈哲说,通过铁公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中欧班列(郑州)的货源已从2013年河南省内货物占60%转变为现在的省外货源占80%。
“随着班列密集化开行,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米字形高铁建设,郑州铁路局在助力河南经济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郑州铁路局负责人表示,郑州局将在开行和服务中欧班列(郑州)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打造更多的精品、创造更大的财富。□本报记者董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