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机场能源保障 新技术制冷供热更环保

2017-08-03 10:02:21|来源:北京晨报|编辑:刘征宇

  来源标题:新技术制冷供热更环保

  北京晨报独家探访新机场能源保障建设

  如果把正在建设的新机场比作一棵即将破土而出的参天大树,那么能源保障就像肥沃的土壤,为这棵正茁壮成长的大树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电、水,没有了能源保障,“大树”便失去了成长的前提。根据计划,2018年起,新机场水、电等各项能源系统将正式投入运行。据了解,未来新机场能源系统将启用新技术,冰蓄冷、低氮燃烧等环保技术将陆续“上岗”。日前,北京晨报记者走进位于北京新机场施工现场的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新机场运营筹备部,一探能源保障的究竟。

  确保能源安全性 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

  徐安森和伏磊是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新机场运营筹备部负责施工用电管理的工程师,从2015年年底新机场开工建设至今,项目部就“驻扎”在新机场工地,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建设运营一体化”,两位工程师通俗地解释说,这叫“施工陪伴”。

  徐安森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今后是由我们公司负责新机场的能源保障和运营维护,所以从工地开工我们的人就在这里,从今后实际运营的角度发现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迅速解决。当然,其他能源品类专业的工程师如水、冷、热等也都在同步对接。”伏磊表示,“施工陪伴”运用于新机场建设,其最大优势在于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提高能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记者了解到,根据“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思路,动力能源公司重点围绕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出多项优化建议。

  “建设运营一体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有大量专业人员驻守在新机场工地,一方面做好施工的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为接收做好准备。截至目前,参与新机场能源接收工作的团队人员已达70余人,其中驻守新机场现场的人员约40人,并分为运行、抢修、技术组,24小时值守。

  望远镜随身带 每日巡场解决可疑问题

  走进新机场建设工地,除了那已经初现英姿的航站楼钢结构建筑,还有空中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电线网。这些电线网从新机场35千伏变电站源源不断地输出,供各施工区域用电需求。徐安森和同事们每天都要用车、用脚去丈量各条线路,在徐安森心里,这些电线早已幻化成一组组数字:“电线杆800余根,电线总长度约30000米,每天需要巡查10余公里。”

  每一天,工程师们都需要在工地巡查,检查电线线路、电线杆、变电站等。记者眼前的工程师们无一不皮肤黝黑。记者采访时,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一位未在新机场建设工地工作的小伙子看见徐安森就笑了:“徐工,两个星期不见,您怎么又黑了。”徐安森呵呵笑了,说:“你来试试,每天巡查,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盛夏的工地太阳火热,烤得皮肤火辣辣的疼,但天气越热工程师们越得上工地检查线路,因为在高温天气下,用电负荷大,更容易给线路带来安全隐患。

  工程师们常备望远镜,在大日头下面用望远镜发现电线杆磁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他们还要用上红外线热成像测试仪,这个仪器可以准确检测出变电站是否安全运行。对于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徐安森、伏磊不约而同地表示,说来简单,就是巡查,不断地对每一根电线、每一个供电设备、每一座供电设施仔细检查、检测。说来容易,实际上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很大,他们说:“我们做的是能源保障,只有能源不掉线,工程进度才能如期完成。”

  运用新技术制冷供热更环保

  2019年新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前,位于机场东北侧的能源中心将率先投入使用。目前,锅炉房已进入打地基阶段,未来,这里将成为新机场的热源中心。

  负责此项接收工作的工程师麦英铖介绍说,目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目前使用的供热方式为蒸汽+热水,而新机场锅炉房全部使用热水供热,未来热水供热最大的优势在于损耗小、浪费少。同时,锅炉房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减少水蒸气、减少氮氧化物的形成,进而减少雾霾的发生。此外,新机场供热系统还采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以达到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

  除了在供热方面采取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机场的制冷系统也启用了全新的“冰蓄冷”技术。大量使用冰蓄冷,就算在极端高温天气,蓄冷量也可满足日间部分需求。麦英铖表示,所谓冰蓄冷技术,就是在低电价时,全力制冷,用冰来存储多余冷量;在高电价时融冰放冷,减少制冷机耗电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些节能环保新技术助力新机场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链接

  污水回收利用率100%

  新机场全场污水将实现三级深度处理,出水可直接达到再生水质标准,并100%回收利用,可用于场区绿化、车辆冲洗、道路清洁、水景补水及空调循环冷却水等用途。

  建成“海绵机场”

  新机场的雨水系统将以建设成为海绵机场为目标,即机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机场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届时“滞、蓄、排”的问题将得以解决,“渗、净、用”的要求将得以满足。

  设置光伏发电设备

  新机场将在停车楼设置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采用低压并网连接方式,供给新机场停车楼用电。 同时,随着电动车数量的逐渐增加,新机场将大力推广新能源电动车的使用力度,在停车区、飞行区及驻场单位办公区设置充电桩停车场,满足生产、办公及社会车辆的使用需求。

  ■记者手记

  他们,默默守护着能源安全

  去新机场实地探访已经有很多次了,说实话,我从未关注过那分布于全施工区域、密密麻麻的电线。这次,当我再次来到建设工地时,当工程师告诉我,所有这些电线、电箱都需要人员去仔细维护、检查时,我确实被震撼了。炎炎夏日,这长长的电线需要像过筛子一样在工程师眼中过检,每一厘米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有人开玩笑说,工程师徐安森是工地上的“寻路宗师”。原来自打进了新机场建设工地,徐安森和同事每天都得在工地上巡查,但工地上的道路随时都在变化,前一天能走的路,今天因为建筑工程的进展路没了,过不去了,徐安森和同事不得不另外寻路,继续巡查。记者采访时,和工程师们一同前往飞行区域附近的一个变电箱做日常检查,感觉兜兜转转绕了好大一圈,后来工程师告诉我:“半小时前我从附近经过,有一条近路还可以走,半小时后再过来路断了,所以咱重新寻了路。”

  采访之前我曾经设想,守着一个那么重要的建设工地,工程师们怎么也能说上一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错了。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这是一件看似简单、普通的工作,但却身肩重任,水、电、气、冷、热,哪一样不关乎现在新机场的建设、未来新机场的正式运营?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守,工程才能如期安全地展开,2019年,我们才能看到如凤凰展翅般的新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