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2017-06-08 11:33:2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万庆丽
  专项名称:
  
  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全域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重大专项。
  
  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总体目标,深入挖掘洛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国际化理念为遵循,按照“聚焦关键、挖掘潜力、放大优势,提升理念、提升定位、提升建设、提升融合、提升品牌”的总体要求,强化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交流,加快洛阳旅游国际化步伐,提升洛阳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把洛阳建成特色彰显、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重点任务:
  
  实施旅游品牌国际化行动,厚植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核心竞争力;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国际化行动,提升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支撑能力;实施旅游营销国际化行动,增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影响力;实施旅游服务国际化行动,完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服务体系;实施文化融合发展行动,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具体路径: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5000多平方米的清代建筑群,每日吸引数万名游客来此逛古街、赏民俗、品美食。
  
  卫坡村始建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是目前豫西地区保存最好的古建筑民俗村落,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活化古民居资源,卫坡村以卫坡古民居保护性开发为中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打造集民间文化文物交流、民俗文化表演、休闲农家乐等于一体的参观旅游中心。今年春节假期,卫坡古民居接待游客超过32万人次。
  
  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必由之路。如今,卫坡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正是我市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一总体目标,我市将积极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在旅游品牌打造方面,市旅游部门将持续提升我市历史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推动打造以老君山等为代表的山岳观光旅游品牌,以白云山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以龙门石窟等为代表的帝都文化旅游品牌,以白马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旅游品牌,以栾川、嵩县等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品牌,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品牌。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按照国际旅游目的地标准,持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各城市区、各县(市)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网点、旅游交通标志、旅游停车场、自驾车营地、旅游公厕、无障碍设施等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在旅游营销方面,将制订并实施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形象宣传计划,创新城市形象宣传形式,积极开展城市形象推介活动。综合运用各类旅游宣传平台、新兴媒体和社交网络,强化与媒体的战略合作,深度开发海外客源市场,积极引客入洛。
  
  在旅游服务提升方面,将加强对旅游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深入推进“依法治旅”,推动成立市旅游巡回法庭等,加强与公安、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联动,联合市工商局旅游市场监察大队,强化综合执法监管。同时,加强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引导游客文明出游,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让中外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深入挖掘洛阳特色文化资源,把历史活化为故事、把资源转化为优势,推动文化、文物与旅游、科技、体育、创意等深度融合。”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引导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生态等产业跨界融合,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努力把洛阳建设成一座享誉中外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实施目标:
  
  到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8%,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3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94亿元。
  
  到2020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10%,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戚帅华 郑宝亚)
  
  来源:洛阳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