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上柞蚕丝 自古蜚声国内外
图①:方城县拐河镇省非遗传承人李敬太。
图②:方城县文化馆内陈列的丝织品。
核心提示|方城所产的丝绸,曾在丝绸之路上长期飘扬,深受西域诸国喜欢。到了明清时期,方城所产丝绸,甚至成为出口免检产品,蜚声国内外。众多客商云集于斯,方城的拐河小镇一时成为内地“小上海”。
业内专家分析说,在历史上,我省一直是蚕丝和丝绸的重要输出地之一。“一带一路”商机无限,我省传统蚕丝与丝绸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寻踪】扳倒井驿水长流 方城丝绸经此走
丝绸之路,在方城境内有迹可循。从丝绸重镇拐河镇出发,经由扳倒井驿站的中转,向北由陆路通达中原地区,销往国内外,向南走水路进入长江流域,同样销往国内外。扳倒井驿站,成为我们探访的重要一站。
春光正好,草木正新。这一天,方城县独树镇扳倒井驿站里,走进了一位故人。她是方城县文物局董飞飞局长,她找到了40多年前的一张老照片。和照片上一样,她站在园池北侧,斜倚栏杆,背对老屋,和许多年前的自己来一场时空两端的对视。
上世纪70年代初,她随教学的母亲来到扳倒井村,一待就是三年。当时的畅园,是村里的学校所在地,小学和初中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跟着母亲的她,当然少不了在畅园里学习、玩耍,畅园的每个角落,都曾留下她的印记。
虽然过去了40多年,但每到春暖之时,这座有假山、有小池、有花木的小院落,还是万紫千红。虽有烈日当头,但置身其中,便觉竹叶萧萧,池水沼沼,鸟语花香,古木成荫,心情为之一静。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就不再作为校舍。少了人气儿的畅园,却有赖于当地几位志愿者的常年付出,才让这鸟语花香延续了下来。66岁的周文凡,就是其中一位,他就是从那时起,主动承担起管养修护畅园的工作。
畅园是古时的驿站,驿站因旁边的光武庙而设,光武庙因一旁的扳倒井而设。董飞飞说,明末清初时,扳倒井成为中原九省南北交通要塞,清政府便在光武庙设立驿馆,后来的道光皇帝钦定为“接官厅”。鼎盛时期的扳倒井驿,经营丝绸、茶叶类的商铺就有40多家,产自拐河镇的丝绸汇聚到这里,外地的客商也在这里驻扎经营。
【源头】伏牛山上柞蚕丝 自古蜚声海内外
拐河镇,是我们探访的终点站。别小瞧了这个小镇,它古时所产的丝绸,可是蜚声海内外。
来到拐河镇时,正是谷雨前后。阳光渐渐足了,东西延宕的伏牛山,也次第谢了花红,披上了草青树绿。伏牛山在方城境内扫尾,走在山间地头,一种并不甚高的落叶乔木,在山坡上甚为普遍。咨询当地村民,方得知这就是有名的柞树。
拐河镇温庄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李敬太的家里,这位已经74岁的老人,对那首打油诗还有印象:“清明黑虫动,谷雨嫩叶生,初夏黄虫胖,迁徙老叶丛,遍野琅琅声,枝头银铃声”。漫山遍野沙沙的声音,春蚕噬叶,终而吐丝。而吐出来的丝,就变成了一段段色泽光鲜的丝绸。
田山,方城县七峰茧丝绵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拐河镇所产的丝绸,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与拐河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脱不开关系。拐河镇位于澧河上游,溪泉汇集,水质醇美;柞林葱郁肥嫩,适合柞蚕生长;镇街上的几十眼水井,富含矿物质,所蒸炼漂洗的丝绸光泽明亮。
拐河镇是方城县的典型代表。方城境内遍布柞麻类植物,方城岩画里也有疑似养蚕记录的凹穴岩画组合图案,境内出土的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坊轮。据《南阳蚕业志》记载,南阳是汉代全国八大丝绸产区之一,而方城所产丝绸占了很大比重。
方城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迎年说,丝绸在古代被称为缯,缯是最早远泊海外的丝织品,方城古缯国就是闻名西域的古丝绸王国。柞蚕丝成为东方文明的使者,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缯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衣料。
【繁荣】伏牛山下拐河镇 昔时号称“小上海”
拐河镇街处于伏牛山中,在古时对外仅有一条通道,必须翻越高500米的分水岭。经由这条古道,丝绸运出去,黄金、白银和粮油盐等生活用品流进来。
丝绸之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丝绸,曾有部分在这里发源。虽然山川更改,物非人非,但拐河镇境内,还保存着丝绸之路的“见证”。在镇区西两公里的姚店村,一座砖石结构的拱形高桥“普济桥”,就是用唐太宗为丝绸之路专拨的库银修建的。
拐河镇丝绸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光绪年间,经营于上海的卓识绸商庞藻,就是以拐河绸为龙头,闯入国际市场的。据庞藻当时的叙述,在丝绸出口时,百匹中如夹进三至五匹拐河绸,远抵大洋彼岸就可不加验质。拐河绸俨然成了当时出口丝绸的免检标志。
拐河镇政府相关人士说,在清末民初时,拐河一度成为河南丝绸集散中心。上海、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市的客商纷至沓来,“澧畔丝绸海内闻,雄商大贾集如云”一诗,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盛况。丝绸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银楼业、旅店、饮食及烟酒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正因为此,拐河镇又被称为“小上海”,蜚声海内外。
拐河所产丝绸,通过扳倒井驿的中转,走出方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根据扳倒井驿内道光十三年的碑文记载,鼎盛时期的扳倒井驿,经营丝绸、茶叶类的商铺就有40多家,产自拐河镇的丝绸会聚到这里,外地的客商也在这里驻扎经营。
【求变】拐河丝绸深加工 打造历史博物馆
拐河镇丝绸,始于夏商周,兴于两汉,盛于明清,衰于上世纪军阀混战和列强及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在解放后逐步复苏。田山是拐河丝绸复苏的见证人之一。
他的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有过一段繁华时光。当时工厂所制造的丝织品,远销欧美。
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公司转而生产蚕丝被。由于拐河本地蚕丝供应的减少,蚕丝被所用的原料,大多从四川、湖北和东北地区采购。公司所产的蚕丝被,主要销往南方地区。南方阴雨绵绵,气候潮湿,而蚕丝在湿度大时可吸收水分,天气干燥时可散发水分,防寒防潮,深得上海、昆明、成都、广州等城市客商的欢迎。
拐河镇相关负责人刘长顺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养蚕的人不多了,而整个丝织产业发展并不算太快。蚕丝原料供应不了,这倒在其次,关键是整个丝织行业如何扶持,才是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事。
“我们将对拐河丝绸这个品牌,进行包装、推介和深度挖掘。”他说,他们准备依托当地的风景区,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丝绸历史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丝绸从低端到高端的漫长历史。他们还谋划蚕丝业与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通过扶持丝绸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带动当地农户恢复养蚕的传统。
伏牛山区,是我省蚕丝的主产区。河南蚕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绪伟说,在历史上,我省一直是蚕丝和丝绸的重要输出地之一。据赵魁《南阳蚕业志》记载,“民国初年,宛属地南召、南阳、方城、镇平、浙川、桐柏等柞蚕饲养区,养蚕者达两万余户,为全国之首”。
他说,要想充分发展我省的蚕丝和丝织行业,政府需要进行适度的扶持,通过鼓励企业进入、降低税率等方式,努力将丝绸业打造成南阳甚至全省的支柱产业。政府积极推进农户与企业一体化生产模式,推进丝绸业实现规模发展。( 记者 刘瑞朝 文 赵龙翱 王亚鸽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