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陀上冬奥赛时保障练兵忙
来源:北京日报  |  2021-03-04 08:48:29

原标题:索道运营 造雪压雪 赛道防护 安全救援 小海陀上冬奥赛时保障练兵忙

小海陀上冬奥赛时保障练兵忙

  在小海陀山高山滑雪场地,运行团队正在平整赛道。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孙杰)北京冬奥会前的最后一个雪季渐近尾声。记者获悉,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北控冬奥山地运行团队正抓住宝贵时间,每天进行索道运营、造雪压雪、赛道防护、安全救援演练,以赛时保障标准持续练兵。

  半个多月前,冬奥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上,迎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场测试赛。10天时间里,运行团队严阵以待,上演全要素的冬奥会赛时演练。测试赛结束后,队员们可没工夫歇着,这段时间,他们继续为国家队运动员训练提供运行保障。

  凌晨5时,当第一声起床铃响起时,索道团队所有成员马上起床,甚至来不及把早饭吃完,就得坐上班车,前往工作岗位——他们是冬奥山地运行团队大家庭中起得最早的团队。索道是连接高山滑雪中心各条赛道的“大动脉”,保障索道安全高效运营,是整个山地运行工作的基石。

  打开索道系统,看着实时气象监测数据,阵风风速有时可达24米/秒,这样的风速可以把大拇指粗的树枝像气泡一样轻易吹断,在山谷中逆风飞翔的小鸟,奋力振翅,却还是在原地打转。在无奈发出停运通知的同时,团队每个人都没有丝毫松懈,仔细检查索道设备,对吊具吊厢全面清理消毒,时刻监测风速变化……终于,风速降低,索道达到运行要求,团队迅速发出恢复运行通知,顺利把国家队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送上指定训练地点。

  如果说索道团队起得最早,那么造压雪团队则是睡得最晚的团队——为保障运动员白天正常训练,造压雪通常都在夜间进行。

  16时30分,开完工作总结会后,忙碌一天的造压雪团队重回岗位。连日来大风扬尘天气,把树枝、石头、尘土等吹上赛道,这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滑行安全,造压雪团队决定连夜解决这个难题。为让每一寸赛道都变得平整,压雪车往往要在一条雪道上反反复复操作20次。这样的精细作业一直会持续到次日凌晨4时40分。

  造雪同样是通宵作业。夜晚风大,造雪机造出的雪很容易被大风吹得偏离预定位置,为此,造雪队员每两个小时就要驾驶雪地摩托,在漆黑的赛道上巡视检查。气温太低,造雪机喷出来的雪打在队员衣服上,很快就结了冰,连工作用的手电筒也完全被冰裹住。

  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赛道防护团队一天的工作也开始了。赛道两侧的防护网,是保护运动员的一道重要屏障。连接防护网如细线穿针,为保证穿孔准确迅速,队员们只能戴一个很薄的手套,往往是只穿了几个孔,就要停下来搓一搓冻僵的手指,如此反复。

  为服务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两个场馆的运行保障工作,2018年7月,北控集团成立了北控京奥场馆运营分公司。公司以冬奥会竞赛为核心招募行业精英组建专业山地运行团队,加入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按照冬奥标准培养造雪、压雪、山地救援、制冰修冰等专门人才。

  延庆赛区开展全方位技术测试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瑶 通讯员 董明昊)刚刚落幕的“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延庆赛区测试活动上,运动健儿尽情竞技。精彩的赛事背后,负责成绩计时、通信保障等的冬奥延庆赛区场馆群技术团队用“一分一毫也不能差”的标准练兵测试,用科技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测试活动中,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几名运动员驾驭滑雪板从赛道飞驰而下,不远处一间机房内,延庆赛区组委会场馆群技术经理要金宝和同事们,正目不转睛注视着屏幕。直到计时计分和成绩系统公布成绩后,大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场馆群技术团队承担着延庆赛区场馆网络安全、通信、无线电等所有与技术相关的重要职责,大到比赛成绩计时,小到一部手持电台的信号,都在工作范畴内。“技术系统是关系赛事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系统之一。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得严格把控,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错。”测试期间,要金宝和同事们坚守赛区,不断对设备进行测试调整。

  延庆赛区核心区坐落于小海陀山,是2022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场馆群。由于赛区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难度很大,例如通信线缆的敷设,从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顶一直到山脚,再到各个场馆和北京市区,都需要通过地下管道和综合管廊一点点施工、将每个奥运相关点位串联起来。为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线缆和设备还要提前做好充足备份。“通信线缆是技术系统的‘生命线’,所以我们敷设了两条线缆,以防万一。”要金宝说。

  确保各项设备在高寒环境下正常运转也是不小的挑战。根据小海陀山气候状况,技术团队对技术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抗高寒试验,确保其能在低温中正常、持续运转。按照“绿色办奥”要求、“节俭办奥”理念,技术团队还租借了一大部分设备,尽可能降低一次性设备投入,减少资源消耗。

  软件系统也是技术团队的硬实力。在测试活动中,技术团队将自主研发的14个软件投入测试,涵盖医疗、人力、事件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测试完善,将为冬奥会提供关键系统支持。

  “这次测试活动是一次珍贵的实战演练机会,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赛时技术团队的挑战和责任,也帮我们找到了不少可以优化提升的关键点。”要金宝说,技术团队将与整个场馆运行一起,不断查缺补漏,确保以最佳最精准的状态迎接2022北京冬奥会。

  相关新闻

  今年将完成10万处点位无障碍整改

  本报讯(记者 任珊)今天,北京冬残奥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市残联昨天介绍,今年北京将完成10万个点位的设施无障碍整治、整改,重点地区内、涉奥场所周边主要街道的街边门店实现改造全覆盖,为冬残奥会营造良好无障碍环境。

  自2019年11月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整治闲置、占用问题8.96万个,整改点位5.02万个,整改量是2008年的7.73倍。这其中,全市19794栋老旧居民楼门口进行了坡化,楼内安装无障碍扶手,近百个老旧小区提供爬楼机等服务。“我在朝阳住了十几年了,现在家门口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好,出行生活更便利,空闲时候还和朋友到公园散心。”脊髓损伤残疾人徐燕春说,无障碍改造帮老人、残疾人拆除了脚下的槛,让大家能走出家门放松身心。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专项行动进入全面提升之年,将完成10万个点位的整治整改。机场、火车站、地铁站、连接赛区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等地的无障碍环境将得到提升;同时,继续改造不合规的公交站台,合理配置无障碍公交车、无障碍出租车,制定《冬奥交通无障碍出行手册》,满足交通无障碍出行的需求。

  为了破解交通出行难题,本市将推进地铁1号线、2号线等“老线”车站无障碍升降平台和爬楼车更新。居住小区无障碍改造上,市残联将规范改造条件、程序和标准,推广替代性服务措施,让更多重度失能人群走出家门。此外,今年还要实现重点地区内、涉奥场所周边主要街道的街边门店无障碍改造全覆盖,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编辑:周经韬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