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2019-12-27 09:44:39|来源:北京日报|编辑:李玥

  原标题: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效果图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怀柔科学城城市设计效果图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创新小镇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奋力迈向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作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的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长城脚下、雁栖湖畔,肩负国家使命、探索人类课题、推动首都发展。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怀柔科学城的显著特色和明显标志,主要围绕物质科学、信息与智能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等五大科学方向,提高我国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和引领国际科技竞争合作。

  2019年,怀柔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构建创新型城市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怀柔科学城将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活力迸发、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的创新型城市框架。

  2019年以来,在怀柔科学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牵头编制《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以及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和地下空间、科学田园和土地增效、城市风貌和景观、海绵城市、水影响、国际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8个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目前正在按照任务书、作战图、时间表加紧推进,截至目前形成了重要研究成果。

  “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理念在这里得到体现。项目紧凑集约布局,缩减项目用地,重塑空间形态,提高建筑强度,增加路网密度。破除“大院+围墙”传统模式,减少建筑退线,增加贴现率,增加地块的开放性,营造街道空间氛围。通过紧凑布局,腾出新的地块,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用地功能的复合度,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考虑未来发展弹性,预留科学发展空间,增强创新主体互动,活化创新生态氛围。统筹设施共建共用,打造无界共享城市。

  最近一个月,国内外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大咖”云集怀柔科学城,他们是奔着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项目的建筑方案国际征集而来。城市客厅项目位于怀柔科学城起步区,用地面积23.72公顷,服务对象为科学家、科研人员、科学装置和科技研发平台用户、创新创业团队和访问学者,服务功能包括居住、商业配套、文化休闲、行政管理、酒店住宿、企业服务、接待展示等。12月4日,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家的34个世界知名设计团队及组成的联合体报名参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8个联合体参加国际方案征集推介会和现场踏勘活动。目前,8个联合体正在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对城市客厅建筑方案进行设计。

  五个大科学装置全部开工建设

  铸科学利器,启创新之道。目前,国家在怀柔科学城布局的5个大科学装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占在北京落地的19个大科学装置的26%,是北京地区大科学装置最为密集的区域。

  据透露,截至2019年12月底,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建安工程完成98.8%,科研设备采购完成66.7%;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安工程完成82%,科研设备采购完成85%;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建安工程完成11%;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安工程完成37%;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临水、临电、临建均已完成。

  另外,北京市和中科院共建的5个第一批交叉研究平台土建工程全部完工,进入科研设备安装阶段。中科院11个“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共建的4个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标志着“十三五”时期布局怀柔科学城的科学设施平台全部启动。同时,结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怀柔科学城正在积极研究承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布局。

  推动一流创新主体集聚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推动中科院科研院所整合布局,吸引一流研发主体和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目前,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或正在怀柔科学城建设园区、校区、大科学设施、交叉研究平台、科教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建的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落地怀柔科学城。位于科学城核心区的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已入驻中关村信息谷、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国科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了50余家初创企业和成果转化团队,引入了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随着国家动力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落地怀柔科学城,表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全面加速。其中,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的动力电池协同攻关、动力电池测试验证、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行业共性工作组织等四个平台的硬件设施已经完成,正在等待验收。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已完成两个公司的注册,5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已经投入使用。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将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中心。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前沿科技产业培育

  怀柔科学城通过加强重大科技计划布局,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积极对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落地实施。

  据统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专项等300个项目(课题)正在或计划在怀柔科学城落地实施。中科院正在落地和拟落地怀柔科学城的A类先导专项有空间科学(二期)、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器官重建与制造、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等。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怀柔科学城将积极培育“1+5+X”前沿科技产业。以构建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科技服务业为纽带,引进与培育双向发力,重点布局新材料、生命健康、信息装备与精密仪器、太空与地球探测、节能环保等5个“硬科技”前沿产业,正在研究布局“硬科技”孵化中心,同步孵化培育未来先导产业。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本市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2018年北京市科委设立“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专项”,支持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在怀柔科学城落地实施。2018 年和2019年共安排2.3亿元科技经费,支持51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截至2019年12月底,该专项支持在怀柔科学城成立14家成果转化公司,注册资本共计3000余万元。其中2家已获得社会资本投资1000万元,6个项目已获得明确投资意向,共申请专利31项,研制相关设备或产品样机13台套,完成设备或产品样机方案设计18台套。

  吸引知名科学家和高水平科研团队

  为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怀柔区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政策举措。围绕大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制定了更具竞争力的人才聚集政策,并启动实施《怀柔区高层次人才聚集行动计划(2018-2022 年)》(“雁栖计划”)。

  其中,针对全球尖端人才,支持符合怀柔科学城功能定位的诺贝尔奖级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国内外尖端人才及创新团队,到怀柔科学城来设立新型机构或创办企业;带动作用突出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定制服务和综合资助;针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军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对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及团队给予持续资助;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骨干人才,支持创业投资、科技中介、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各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骨干人才来怀发展,按贡献度给予资助;针对优秀青年人才,设立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对接各种专家资源和创新创业资源,提供专家指导、培训交流等服务;针对大科学装置建设运维、实验保障人才或紧缺急需的基础服务人才培养项目,给予项目资助,支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设立“雁栖人才伯乐奖”,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全球尖端人才、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军人才,等等。

  同时,聚焦发展需求,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针对高层次人才生活工作需求,建设以国际一流科研人才聚集为特点的国际人才社区,布局国际化要素,打造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特色区域,营造一流国际人才生活工作环境。

  据悉,怀柔区正在研究制定“雁栖计划”2.0版,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研究推出更大力度的引才用才政策。

  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入驻怀柔科学城的科研院所提出了国际子午圈、三级环境与气候变化、“数字丝路”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或国际研究计划意向,以及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地球大数据科学平台、干细胞与转化等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联合研究中心意向。同时,怀柔科学城积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城加强战略合作,与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法国格勒诺布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交流机制,与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和波士顿创新中心达成合作意向。

  今年以来,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正式落户,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初现雏形。第三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等国际论坛成功举行,怀柔科学城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怀柔科学城正在引入国际化设计元素,高标准抓好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不断完善国际化配套设施功能,全力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加快布局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和国际体育赛事在怀柔举办。推动组建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秘书处,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巩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营造国际化学术生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实质性入驻,以此为牵引,吸引集聚一批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国际项目办公室、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等支撑机构落地布局,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开局就是决战,决战就要决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具有里程碑、标志性意义。怀柔科学城正处在全面推进、加速突破的关键阶段,任务艰巨、战鼓催征。怀柔科学城统筹科学、科学家、科学城关系,坚持产城融合、学科交叉融合、职住融合、服务融合,坚持集约高效、组团联动、战略留白、远近结合,朝着建设百年科学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目标奋力迈进,成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