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开馆 藏品见证北京变迁

2019-06-10 09:18:53|来源:北京青年报|编辑:李玥

  原标题:市档案馆新馆开馆 藏品见证北京变迁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开馆 藏品见证北京变迁

观众在观看老北京地图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时讯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天(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北京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开馆。全市各级档案馆开放了23万多件档案,并推出《档案见证北京》等一系列展览,邀市民与档案亲密接触,为自己“庆生”。

  200平方米壁画展现“京华韵”

  昨天一早,已有不少档案迷在市档案馆新馆门前等候开馆。上午9时30分,新馆正式揭牌。这座位于朝阳区南磨房路31号的中式建筑,包含6个展厅、2个具有8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学术报告厅、1300平方米的档案利用区和6万平方米的库房,汇集收集保管、查阅利用、展览陈列、史料研究、服务公众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是方圆两公里内最大的文化设施。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厅的大型壁画“京华韵”。壁画宽11.2米,高18米,面积200平方米,以时空为轴浓缩了北京故事。时间轴上,从周口店北京猿人,一直跨越到二十一世纪;空间轴上,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纵贯南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燕山至北京新机场),辐射整个北京市。

  据壁画作者介绍,“京华韵”围绕新版北京城市总规展开。画面上,绵延的燕山、巍峨的长城,奔流的永定河、古老的大运河,以及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等建筑,既展现了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的魅力,又凸显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中关村建筑群、以鸟巢为代表的奥运文化,彰显了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定位。

  670余件档案见证北京变迁

  《档案见证北京》《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古都新生 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北京市档案馆发展历程展》等展览昨日一同亮相新馆。

  其中,《档案见证北京》是新馆首次设立的常设展,分“先哲营城、图说北京、古都风韵、时代洪流、探索前行、改革新篇、匠心筑梦”7个部分,以北京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大观为主线,讲述了北京故事。

  展出的670余件档案包括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关档案、侯仁之先生《北京建城记》手稿、1988年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庆典时制作的“北京之歌”彩车模型、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馆“鸟巢”模型等,其中审判川岛芳子等近半数档案是首次公开亮相。

  据策展人王兰顺介绍,民国后重要历史节点的档案此次都有展出,最近百年来的“北京记忆”基本不会有断点。在“电子档案”区,观众可以欣赏“动”起来的北京往事。在声音档案区,“胡同声音”类档案让观众听到了最传统的北京声音。

  开放档案近70万卷册(件)

  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历史跨度约400余年,主要包括明清档案、民国时期北平地区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形成的档案。

  据市档案馆介绍,1958年市档案馆开馆时,馆藏量为15万卷件。截至2018年底,该馆馆藏档案共计954个全宗,纸质档案246.4万卷/件,排架总长度约18.2公里,声像档案约3.4万盘,档案数字化副本7500多万页,数据总量约80TB。

  馆藏档案中年代最早的是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明朝皇帝给李舜臣及妻子的诰命。清代档案中,形成于1678年的《剿抚澎台机宜》和为纪念京张铁路通车拍摄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京张路工撮影》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目前,市档案馆已开放档案近70万卷册(件)。除来馆利用外,市档案馆还通过网上预约调卷、电话咨询、信函待查、送档上门等方式,为市民提供档案服务。

  内存

    市档案馆馆址几经变迁

  1958年4月,市档案馆在北京市和平门内西松树胡同21号正式成立,是全国省(市)级第一家国家档案馆。当时,馆舍是一栋二层砖木结构的民用住宅楼,库房面积仅有316平方米。

  1970年底,市档案馆迁入建国门内贡院西街8号。这是50年代初建的普通办公楼房,砖混结构,总面积2400平方米,档案库房面积1600平方米。

  1995年10月,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档案馆在丰台区蒲黄榆路42号建成,占地面积8667平方米,主楼地上15层,裙楼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

  进入21世纪,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市档案馆库房使用面积已经基本饱和,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及业务技术用房紧缺,功能缺失,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档案馆功能的发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2014年4月,市档案馆新馆在朝阳区南磨房路31号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2月竣工。2019年6月9日正式开馆。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