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把副中心打造成新的文化高地

2018-07-12 08:50:38|来源:北京日报|编辑:李玥

  原标题:把副中心打造成新的文化高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能否在众多新城建设中独树一帜、创造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能否为城市的未来奠定好千年之基、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历史遗产,强化文化基因、突出文化特色十分重要。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城市副中心,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副中心打造成北京新的文化高地。

  坚持思想引领,打造文明之城。北京作为全国首善之区和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首先应该是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的模范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文明之城。通过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建设,努力构建长效管理、常态推进、立体监督、广泛参与的文明城区建设格局,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坚持规划先导,打造人文之城。要认真落实城市总规和副中心规划,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与保护。构建“一带、四城、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加强对运河遗产和古镇、古街、古村、古河道等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的整体保护和统筹利用,对一些已经消失的重要文化资源,运用多种方式予以重新呈现,如复建潞河驿、验粮楼等,恢复通州古城等一些重要街区的胡同肌理。系统梳理近现代城市发展脉络,重点保护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结合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活化工业遗产。要大力度建设博物馆、影剧院、城市书房、基层文化活动站等文化设施,为群众文化生活提供硬件支撑,特别是要把城市绿心中的文化设施打造成新的城市地标。要把文化研究成果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城市设计中更多融入文化因素,让城市建筑特别是重要节点上的建筑成为通历史、有韵味、实用、好看、耐看的通州新风景。

  坚持发挥区位优势,打造魅力之城。通州人民对大运河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寄予厚望,期待着千年古老运河重新焕发时代魅力。我们要把大运河文化带建成连通古今的文化魅力之带、连通自然的生态品质之带、连通未来的产业创新之带、连通世界的协同发展之带。要着力加强对运河相关文物的整体保护,挖掘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打通运河文脉;加强大运河水系治理,构建水清岸绿景观,实现运河生态整体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千年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和生产性传承。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机构,设立大运河文献资料中心,整合区域运河文化研究人才和资源,促进高水平运河文化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的生产。

  坚持重大项目牵引,打造文化关键竞争力之城。文化旅游是城市副中心的主导功能之一,但通州过去文化和旅游资源不集中,缺乏优势品牌。要通过环球影城、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张家湾漕运古镇等重点文化功能区建设和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运河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实现文化和旅游、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形成古今同辉、中西融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带动全区文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北京新的文化高地。

  坚持改革创新,从文化供给侧发力,打造活力之城。一是要创新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国乃至世界优质文化资源集聚副中心,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落户通州。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市场主体练内功、出精品、创品牌。二是努力构建新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要搭建平台,为人民群众文化活力的迸发提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