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工匠”眼中的十九大:匠心“智造”未来

2017-10-24 11:24:05|来源:人民网|编辑:万庆丽

【轮播图】“河洛工匠”眼中的十九大:匠心“智造”未来

“河洛工匠”杨金安

  “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们一线工人感到很光荣,大伙儿都特别振奋。”近日,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炼车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炼钢工人杨金安点赞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工匠精神的内容。

  杨金安只是“河洛工匠”的一个代表,这个匠人群体正在为洛阳市全力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河南省发展新的增长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产业发展、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为此,洛阳大力实施“河洛工匠计划”,崇尚创业、追求创新的风气日渐浓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正不断迸发。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工匠精神”正在河洛大地喷涌激荡。

  潜心钻研 不断标注洛阳制造新高度

  50多摄氏度的室内温度,机械设备轰鸣运转,阵阵热浪不断袭来……这就是杨金安工作了33年的地方。

  这份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环境中粉尘多、温度高、噪音强,很多人一试岗便走了。杨金安不但没走,还潜心钻研,坚持每天记炼钢笔记,厚厚一摞,已经有50多本。

  如今,杨金安看一眼钢水颜色就能判断温度,泼一勺钢水在地上,就能根据溅起的钢花判断其成分是否合乎要求。他先后揽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原大工匠、河洛大工匠等荣誉,带领攻关小组完成技术攻关13项,提出创新合理化建议20余项,2016年全年实现经济效益1260多万元。

  在洛阳,有一大批锐意创新、游刃毫厘的能工巧匠勇攀技术之巅,不断标注着洛阳制造的新高度。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银牌得主裴先锋,为导弹装上“眼睛”的鲁宏勋,中国“高铁工匠”张素丽、李万坤和张景,巧取核电断螺栓的刘向前……

  匠心“智造”未来,他们是洛阳工业振兴的魂,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