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育种专家杨铁钊:一生育种终不悔 节省民力降成本

2017-07-04 10:40:02|来源:中新网|编辑:万庆丽

  中新网郑州7月3日电:从古至今,许多农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大都肇始于河南,每一场农业革命都离不开河南农人的付出。在河南就有这样一位农学家,他筚路蓝缕,皓首穷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他就是著名烟草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铁钊,是他解决了中原80万亩烟草地的灌溉问题,是他让烟农最烦心的施肥变得简单,是他这一创举让更多的贫困户节省大量资金,从而更快脱贫致富。

  杨铁钊,河南省临颍县人,现任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烟草专卖局转基因烟草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委员、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委委员、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烟草体细胞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国家烟草专卖局项目“转基因抗虫烟草抗性遗传和安全性评价”、河南省科委“优质抗病烤烟新品种选育”等研究课题。30多年来,他编写出版了《烟草育种学》、《烟草良种繁育与种子检验》等专著和教材5部;在《植物保护学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烟草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中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培育出的“豫烟5号”、“豫烟6号”、“豫烟10号”、 “豫烟11号”、“豫烟12号”烟草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并在全国推广种植。先后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两个外源的抗虫基因同时导入栽培烟草品种中,成功地培育出转双基因高抗虫烟草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于1995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河南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河南省教委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奖;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委、省政府优秀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等荣誉。

  一生育种终不悔,豫烟美名华夏传

  财富与他如过眼云烟,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才是人生初衷。国家严格的烟草专卖制度,不可能让杨铁钊所研究的豫烟系列品种,同其他农作物品种一样与育种企业合作,出售专利以此获取财务上的回报,但是杨铁钊教授依然30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进行烟草育种研究。

  三十年,岁月匆匆,当年那个骑着自行车跑遍全省烟草主要产烟区的小伙子,用他对农业、对农民、对烟草育种的一腔热情践行着自己当初学农的初衷—帮农助农益农,奉献一生。三十年,岁月见证了他的成长,见证了他的成绩,他兑现了对千千万万烟农的承诺;他不改初心,在三十多年间仍一如既往的那样对农业满怀执着,耳顺之年的他一日之内冒着酷暑跑遍漯河、驻马店;两周之内遍访洛阳、三门峡、许昌、漯河、南阳、信阳、驻马店等河南主要产烟区、各市县试点,只为了帮助这些种植烟草的农民们做一点实际的事儿。

  河南烟草主产区,甚至全国烟草主产区烟草种植的农民们,或许不知道杨铁钊是谁,但肯定熟知以“豫烟6号”为代表的“豫烟5号”到“豫烟12号”优质豫烟良种系列。过去农民们饱受烟草黑胫病、角班病、花叶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等各种各样烟草病虫害的危害,随时面临着减产减收乃至绝收的问题。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杨铁钊教授在2007年到2013年短短的六年之内,他相继培育出“豫烟5号”到“豫烟12号”豫烟系列烟草良种,特别是“豫烟6号”具有的抗旱、抗病、优质稳产、性强的特性,为千万烟农带来了福音。

  “自从种植了杨教授培育的“豫烟6号”后,产量一直很稳定,这个种子比以前的都好”。说这句话的是有着数十年种植烟草经验的许昌襄城县农民,农民质朴实在的话语,却是对杨铁钊教授最好的肯定和赞扬。

  顺应国情做研究,节水减肥护生态

  杨铁钊教授以烟草生长为例,经过多年的数据搜集整理研究,他分析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是造成肥料流失的原因。如南方水多,化肥还未被烟草苗株吸收便已被冲走,烟草苗株对肥料利用率仅为20%;北方的利用效率仅比南方好一点儿达到35%,而这些被水冲走的肥料流进江河湖海,造成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绿藻、水葫芦等水草疯狂生长,打破水中生态平衡,引起生态问题……

  走进农田,倾听烟农心声,杨铁钊教授一旦有了时间那就奔赴省内烟草主产地的烟田。杨铁钊教授在烟田做试验和农民交谈时,总是能听到农民由于缺水造成烟草产量,品质降低的苦恼,或者肥料价格上涨,青壮年到城市打工农忙无人,烟草种植的收入减少……这更坚定了杨铁钊教授钻研出一套“水肥一体”的决。

  怎样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民的生活更好一点,让农民的劳作更轻松一点儿,让烟草产量更高一点儿呢?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杨铁钊教授脑海里。于是杨铁钊教授在完成“豫烟12号”的育种研究之后,2013年终于抽出精力,将自己的科研目标定为攻克水肥使用效率极低的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从而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他一再强调“肥料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他借鉴新疆棉花、马铃薯,东北玉米种植以及南方的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灌溉施肥方式,提出了适用于烟草的“水肥一体化”概念,被他称为烟草耕作方式的一场革命性改变。

  2016年杨铁钊教授带领他的十几个学生,在洛阳、三门峡、许昌、漯河、南阳等地建立试点基地,进行试验。通过大量的实验,经过对比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之后,烟草肥料的有效利用率竟然提高到80%,相比过去40%的肥料利用率,农民的化肥使用投入降低一半以上。阶段性施肥制度,满足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对化肥的生长需求。同时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更是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过去烟草浇灌一亩地蓄水30-40立方米,现在仅需10-8立方米就能满足烟草的灌溉需求。

  “用了杨教授发明的这套灌溉施肥方法后(水肥一体化技术),买水肥的钱差不多是过去化肥的一半,钱花的少了,浇地用滴灌,用的水少了,电也少了,现在能在浇地时随水施肥,连农活都省心了,也不用把孩子叫回来干活了”。在洛阳试点基地,遇上一位农民,谈到烟草种植,都能听到他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崇。

  “水肥一体化”的实行,必将在烟草生产中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农业革命。烟草种植的变革,已经在为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提供着借鉴,在不久的将来“水肥一体化”将在其他农作物生产中推广开来。

  中原大地推试点,节省民力降成本

  在2015年1月,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就在两年前,2013年,杨铁钊教授便提出了适用于烟草行业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概念,经过2年的前期筹备,他顺应国家政策,向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烟草是大棵农作物,一亩地植株近1100株,非常适合使用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方式,正式启动了“水肥一体化”项目立项研究。

  过去烟草平均一亩地的收入在3500元左右,洛阳、三门峡、许昌、漯河、南阳等地在2016年建立试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之后,农民平均一亩地增加收入1000元,上等烟比例更是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烟草香味也得以提升,改善了烟草品质,受到了试验田农民的极大欢迎,生产的烟叶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好的烟了,产量都比以前高得多,化肥买的少,电用得少,水浇的少,活儿干的少,却没想到比以前能多挣这么多”。在漯河试点,烟草大丰收时,听着农民发自肺腑的话,杨铁钊教授笑了。

  2017年,杨铁钊教授将在全河南省主要产烟区各个县区,全面设立试点基地,进行示范推广。今年河南烟草滴灌面积达到20万亩,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预计在2020年,河南主要产烟区80%的烟田将会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

  过去的交通运输并不发达,为了便于运输,化肥厂不得不将生产出的液态肥料再次加工为固态肥料,便于交通运输和农民使用,同时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化肥厂和农民双方的生产成本。化肥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农作物吸收,更是降低了化肥的效用。但是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极大的方便了液态肥料的运输,杨铁钊教授借鉴加油站模式,顺时势提出了“烟草液态加肥站”的概念,目前许昌襄城县液态加肥站正在建设中,由加肥站直接供应液态肥料的日子已经来了。

  与此同时。杨铁钊教授带领学生潜心研发,针对无水无电、有水无电、有水有电三种状态下,烟草田地“水肥一体化”专用配套设施相配合,有效提高烟田施肥效率。过去烟田施肥,两个农民相互配合,一天能完成2亩地左右,而现在,2个小时一个人能完成10亩地的施肥,一天一个人可施肥40—50亩地,是过去农民工作效率的40倍以上,且劳作更为轻松。

  无论是“水肥一体化”这项技术为烟草行业带来的灌溉施肥技术革命性变化,还是培育出的“豫烟系列”优良烟种为烟草行业带来的高产丰收,杨铁钊教授只是一心为河南烟草行业的提高开辟出新的出路,让这片土地生长出更优质的烟草,让水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陈建锋)